培养青少年自立创新意识哪家活动强

标签:
育儿教育 |


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比赛现场,小发明家在向志愿者讲解自己的作品
近日,太原市第五届中小学学生装展评会暨第一届学生装学生设计获奖作品展示会在并举行。来自太原市各个中小学的学生成为了这次展示会的小模特,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衣服都是孩子们自己亲手设计的。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独立性,也表现了他们卓越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著名青年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专家、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作为校园活动之一,这个比赛有利于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师生的凝聚力,而且孩子们亲自参与到设计中,这种参与感能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社会上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
A幼儿独立性:盥洗、叠衣、穿衣是入门
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孩子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现在的孩子都是全家的宝贝,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经常由家长代劳、包办,使一些本应得到锻炼的劳动技能都在无形中被剥夺了,造成幼儿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弱。现在很多幼儿园在平时的教育中,都会举办一些活动来引导孩子慢慢学会生活自理。
比如江苏溧阳的戴埠中心幼儿园于2014年4月29日开展了以“我是小能手”为主题的幼儿生活技能比赛。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独立意识。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大班比赛内容为:叠被子;中班比赛内容为:叠衣裤、整理衣柜;小班比赛内容为:盥洗。
而位于运城市夏县的星光幼儿园也于2015年4月29日下午开展了“幼儿自我服务”比赛活动。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实际能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鞋带、穿袜子、叠衣服等活动。这些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我动手能力,更加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些有趣的比赛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赵雨林提醒:独立性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心理上不依赖于他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这种独立是有前提的,是以生活能力为前提,没有能力的独立是没有意义的。
培养孩子的这种独立性是一个过程,包括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那么这就和时间有关系了,不同时间段的孩子独立自主的内容是有不同要求的。这里的时间是指和孩子心智、生理各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物。也就是说1岁、2岁和10岁孩子独立自主的内容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B独立思考能力:应该从小培养
一个孩子越长大,越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到时候就自然具备的,而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引导、锻炼孩子独立判断、独立做事的能力。
去年,由都市快报和杭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小文艺家首秀”,为5-18岁的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但其中各方面的细节均要由选手自己来设计,自己的舞台自己来呈现,而不是主办方搭建一个平台,选手只是来表演一下。比如说一个孩子想办摄影展,那么从选片到布展,再到演讲互动,所有的流程都是孩子自己想办法搞定。在这个过程中,就充分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圣诞树造型的“照片墙”、麋鹿玩偶小蜡烛、包装精美的礼盒……这是一个爱好摄影的孩子布置的“圣诞主题”摄影展。此外,还包括“个人微信杂志”电子邀请函、微信“集赞”、刮刮纸抽奖,以及个人演讲和专家交流,每一个环节都有互动,现场更像是一场小型派对。孩子的家长表示,“成功报名‘小文艺家首秀’还只是第一步,空空荡荡的场地该怎么去充实?父母只是帮他争取到这个舞台,怎么运作得有趣,还是需要他自己花心思。”
现在有很多孩子喜欢学国际象棋、围棋等,这些东西非常锻炼思维,毕竟下棋需要自己下,别人帮不上忙,棋子走哪儿,必须要自己判断,自己做决策,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小学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国际象棋车轮大赛。该校的国际象棋特色教育开展于1997年,并组建校国际象棋队,18年来,太原市杏花岭小学国际象棋队就培养了近千名优秀学生。
赵雨林提醒:独立性更加侧重的是指思维的独立,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很多孩子会系鞋带,会自己吃饭,但是不会上学,不会做功课。这些就需要独立的思维意识。但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有这种能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家长代劳。他看的书是家长推荐的,拉提琴还是弹钢琴也是家长建议的,自己就没有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去处理、去搜集信息,如何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这是可以从小培养的。比如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让他自己去选择,然后告诉家长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它的优势是什么?又为什么不选另一个?它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C培养动手创新能力:发明类比赛益处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此相关的一些活动也层出不穷,就以太原市第五届中小学学生装展评会来说,它就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014年3月13日,山西省灵石县首届小学生科技模型比赛正式开赛。这次比赛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学生封闭现场制作,同场PK,即时公布成绩,体现赛事的公平公正;二是制作材料来源简单,低成本,非常适合学生广泛普及开展;三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科学性,不但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参赛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赛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锻炼动手能力,体验科技创新的快乐旅程。
2014年,第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终评决赛在广州举行,我省运城风陵渡中学任一博同学凭借“节能插座”小发明获得金奖。他从小就喜欢动手搞小制作,翻看科技类杂志。在生活中,他发现电脑、电视等电器经常处于待机状态,既浪费电又不安全,虽然很多插座上都有开关,但多数人没有按开关断电的习惯,于是他就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发明了“节能插座”,在电器关机处于待机状态时,它会自动切断电源,消除待机能耗。这项活动就是为了激励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激励热爱科学的少年儿童脱颖而出,推动少年儿童发明创造活动的蓬勃发展。
赵雨林提醒: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有三项很重要:生命健康、生命智慧和生命价值。
生命智慧主要体现在孩子学习品质,综合素养还有自己专长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独立性,就表现为他对知识、对外部信息的处理能力、理解能力和消化能力。生命价值,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认识,角色的认定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有什么志向。对后两种的忽视和漠视,是导致中国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缺失的主要原因,通过动手实践,可以积极促进孩子的创新能力。
图片来源:互联网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