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童并不神,反思我们的成才观!

(2006-07-19 03:06:17)
分类: 家庭教育
网友留言:
  赵老师,您好!我昨天看了个节目《张炘炀,十岁神童上大学》,今天又看了他的博客,不知道您知道这件事吗?我总觉得这对孩子不好,您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个孩子的事情,看了留言后我就赶紧在上网了解了一下情况。说实话,惭愧得很,这孩子的名字我都不敢念,汗颜之至啊!
  书归正转。
  首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对我知道的和做过的事情还有点自信,不过对我没有做完的事情还真不敢妄下断言。因为我的孩子今年已经3岁半了,关于他的教育我有自己的想法,今天不妨和大家交流一下,也希望听听各位的意见。
  我第一希望是孩子身体健康。我接触过许多生下来就有残疾和疾病的孩子,他们真是很不幸的,而这个不幸不仅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曾经有个孩子先天不会拉屎,后来医院做了手术矫正的。他的父母都含着泪和我说过一句话: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唯一的奢望就是看到孩子今天拉出巴巴。他们从来不想孩子一定要认多少字,背多少诗,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这个听起来很可笑但很伤感的想法。每每回想这对父母,还有其他父母,真为他们感到难过。在此,我也向天下这些父母表示我的崇敬之情。幸运的是,我的孩子身体还可以,但也遭过很多的罪,出生十天被怀疑是甲低,那还是一个冬天,但不得不去医院抽血检查,那位负责抽血的护士却不紧不慢,我担心孩子感冒,我终于向那个护士发了火,可又有什么用呢?抽血的还是那个人啊,我发了火了,痛快了,可孩子也许就更受罪了。我当时真的感觉很无助。但这比起那些状况更不好的孩子来说,我儿子的情况真的不算什么。所以,身体健康才有本钱,别的都没有用。
  第二希望孩子人格正常。我对教育的研究和经验给我最大的忠告就是,人格的正常和高尚是最重要的。这是基础。所以我更关心生活品质教育,比如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是不是自理能力强,是不是会和别人打交道。
  第三希望是智力正常。大多数的孩子智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有了前面两点保证,我觉得我不需要在孩子身上再付出什么努力了。因为培养他的人格,关心他的健康是我的事情,他可以很好利用自己的智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换句话说,学习是他的事情,我不打算太关心。
  关于这个十岁神童,我是很喜欢的,但我并不羡慕。请注意我这句话。(说句自负的话,只要条件合适,我掌握的技术足以让我培养出一打以上的神童,但我绝不会这样做。)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对这个孩子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因为他有一个很智慧的父亲。所以,我以为这个孩子差不了。让我们先说说别的事情,再谈这个孩子。
  科大少年班的情况大家是比较了解的。关于神童没落的事情我们也听了好多,但我以为这是认识不同造成的分歧。在我看来,智力上超群的孩子应该受到特殊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超群的孩子一定要做出超群的事业。我们国人似乎对他们的期望值不理智的偏高了。因为他们只是在早点的时候接受了更多的教育而已,简单讲,只是更早出来工作罢了。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让他们做出超人的事业呢?我想,正是这不客观的期望造成了集体和神童的失落。
  我是个热心人,昨天还正好给一个小兄弟介绍对象,这家伙是我的师弟,本科毕业,我介绍的女孩子是研究生。他们互相见过以后,双方初次印象都还不错,但那个小师弟却说了一句话让我苦笑不得,他讲:人家是研究生啊,我总感觉男的比女的低了不好。我便对他讲:那个女孩子我了解,她工作了几年才又考的研究生,她是认为需要提高学历和知识,所以才上的,难道你没有觉得考研究生对很多人来讲就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并不代表身份的变化。就好比你没有车本,人家女孩子有,你就觉得配不上了吗?哎呀,你真是想错了。小师弟听了我的说法很是释然。
  但和他说完这话后,我倒又有了许多想法,我们很多人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自己的别人。以为研究生怎么样,博士又怎么样,而不能实际地考量。
  神童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总觉得神童了不起,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他们只是恰当地做了。说到这个张炘炀,他可能唯一的障碍就是很难在同学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伙伴。因为他太小了,太没有故事和经历了,这使他很难走进别人的心灵,别人也很难理解交这么小的挚友的可能性有多大。而这种深刻的友谊的缺失可能是这个孩子的麻烦,这是没有办法的。我15岁就高中毕业了,对此我是很有体会的,别人对你可能很友好,但并不把你当同人。幸亏我和同学年龄的差距并不大,但对我还是很有影响的。因为小时候,我就清晰地记得一件痛苦的事情,同样是一句玩笑话,别人说了,大家是哈哈地笑了,我说了,结果挨了狠狠的一脚。那时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一员的。而人是需要和别人进行心灵交流的。如果没有情绪,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光掌握了知识有什么用,用不出来啊。
  所以,我们应该淡化神童的概念。他们并不神,也不需要羡慕,就好比刘翔跑的很快一样,你也期望自己和他一样吗?但我们的家长的顽固的攀比和盲目心理就觉得自己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恰当地教育,让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这是最关键的,如果孩子的确如张炘炀那样,我们就得采取相关的措施使他的心灵发展与学业发展协调。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一孔之见,还望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