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教”什么?

(2006-03-22 16:05:44)
分类: 家庭教育
  我在很多地方都谈过这个问题。无论是本人的著作里,还是巡回全国各地的讲座。都会谈家庭教育以什么为核心这个话题。可以这样为主题的报告,家长关心的往往不是这个内容,家长渴盼的目光和焦灼的提问,无外乎基本都是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如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啊,如何积极主动学习啦之类的。而且总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这样了,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就行了。所以我总不敢开篇就讲家庭教育就是“爱心”和“责任心”的教育。因为怕家长听着这样的“空话”就跑了,于是我总是先讲学习方法,后讲家庭教育。在讲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过程中,我会用冰山理论来解释学习成绩是如何获得的。
 
家庭教育“教”什么?
 
  所谓学习上的冰山理论就是学习成绩只是冰山露出的部分,它的多少取决与水面以下的部分,那就是你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学习而学习,单纯孤立地寻找学习方法和捷径无异于缘木求鱼,适得其反。目的就是要家长朋友明白一个道理,孩子在学习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并不是学习问题,而是理想和价值观的问题;解决孩子的问题,往往不是矛头直对孩子,而是先拿我们家长开刀;这就是所谓“教育始自家庭,立于学会学习”。而这个“学习”已不是狭义的学习了。如此这般地逐渐让家长发现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其实获得一个理想的学习成绩并不难,难的是获得一个保证良好的学习成绩的个性素质。而个性素质哪里来,这就是家庭教育的贡献。简单的一个公式就是,好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好的学习品质,好的学习品质来自于好的生活品质。反观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教育是非常欠缺的,不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甚至连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大包大揽。让孩子只要把学习管好就行了。殊不知,这样教育的结果孩子往往自私、冷漠、缺乏进取心。试想,生活上马虎懒散的孩子学业上会仔细严谨吗?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学习上依赖心不总很强吗?生活上对父母缺乏体贴关怀学习上会重视自己的成绩吗?
  近日,我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叫高玉萍的家长,获得了太原市十大杰出家长称号。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
  我儿子叫吕超,1983年出生,他14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8岁考上硕士研究生,现在瑞典读博士,今年6月就要参加论文答辩了。
  可能因为吕超的超常发展,很多家长慕名前来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其实,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也不是什么天才。现在回忆吕超的成长历程,首先我教他如何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孩子现在一个月收入折合人民币两万元,但他自己每月只有几千元的开销,其余都会打回我国内的卡上,相反却拿出一万元人民币给同在国外求学的中国同学回家探亲,因为这位同学家境比较困难。吕超的国外导师这样评价他:他是我所见过最优秀的学生,乐于助人、品德高尚;他有坚强的毅力和极强的自制力。
  在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这方面,我不赞成一味满足他的要求。我是一名护士,我丈夫是一名外科大夫,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我们从没有给孩子提供过奢侈品。比如现在孩子们最常见的手机,我看到现在周围很多孩子都在用手机,但吕超在出国前从没用过,他认为不需要,我们也认为没这个必要。直到要出国了,为了联系方便我们才给他买了一部。手机是一个通讯工具,而不是摆阔、露富的工具。现在学校、街边到处都有磁卡电话、公共电话,完全可以让他达到通讯的目的,有了手机反而会分散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很多孩子拿着手机都是在发短信聊天,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我曾经问过一个家长,你觉得给孩子配手机有必要吗?他也说没必要,但孩子非要不可,只好给他买了。作为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坚决抵制,不要他一哭闹就心软。
  压岁钱怎么处理是很多家长的头疼事,孩子拿到这些钱常常是吃饭、上网吧,很快就被挥霍掉了。其实家长对压岁钱不能放任不管,可以选择让他记账,培养他的理财观念。
  不仅如此,穿名牌这种攀比的现象也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其实只要质量差不多就可以,不要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里。我们不是常说一心一意嘛!把心思都花在这些方面,那学习上投入得肯定少。其实,成年人之间的攀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家长本身就喜欢攀比,那你要求孩子他肯定不听。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首先在生活上不攀比,不去追求那些无谓的奢侈消费,家庭幸福和谐,孩子自然会受到你的影响。
  谁的脑子也比谁差不了多少,人与人在社会上的表现差距实际上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差距。所以,家长朋友们,还是多关注我们孩子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观的教育吧。就从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