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售价为什么不是可有可无的? 》20130714周报
(2013-07-19 16:44:43)
标签:
保本安道全到期收益率股票可转债 |
分类: 可转债投资 |
在可转债投资中,我们经常把面值、回售价和到期收益率为正作为三条重要的参考线。其中面值和到期收益率为正都很好理解,但回售价的重要性一向不为人所知,在此简要罗嗦一二(领导的谈话艺术:我就说三点啊……现在说第一点的第十八小点……)
简单来讲,回售价有两个半作用:
作用一:壮胆;
作用二:防止上市公司发神经;
作用二点五:套利。
下面一一道来。
作用一:壮胆。
由于有了回售条款,等于有了一个高于面值的保底。所以,当正股价暴跌(或转债价)的时候,一般人会很害怕,但转债持有人应该胆子更肥一些:无论如何跌,有回售价保底,上市公司要么下调转股价,要么拉正股价,无论怎么样做,都会把转债价格维持在回售价附近或以上。因此,下跌是一时的,保本是永久的。
——当然,前提是持有价格在回售价以下,转债在回售期内,以及还有下调转股价的空间。
事实上,除了心理作用,回售价的确有实效:三大垃圾转债中海、深机、歌华之所以长期在100元以下逡巡,很大程度是因为2015年才回售,因此下调不如死撑着;一旦到了转股期,绝对不敢如此。
作用二:防止上市公司发神经。
经过双良回售事件的人,对此应该心领神会。
有时明明到了回售的关键时刻,有的大股东还自作聪明,对大盘抱有幻想,总想少下调一点,或者晚下调等等看心理,造成了回售不可避免地发生。具体可参见周报和博客中的重点文章:
《经典战例:双良转债的一“危”与一“机”》
一旦回售发生,损失最大的当然是上市公司,其次就是回售价以上高价买入的持有人。当然,持有人可以选择不回售,但是遇到双良这样的,由于回售太多造成停止交易的,持有已经毫无疑义,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不止双良,遇到燕京这样的,也很恶心,接近停止交易线,存量太少,上市公司根本已经没有动力主动促成转股,遇到再次回售也不在乎区区几千万的钱,这就是回售价的好处了。
因此,在回售价以下买的,即使遇到这种极为罕见的并发症,也能全身而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连证监会都能经常吃错药,何况下属的小小上市公司?有了回售价的盾牌,看似绝大多数不管用,一旦发病时,是很有疗效+有助于良好睡眠的。
作用三:套利。
利用回售条款的套利,多见于正股;转债回售套利出现的机会很少,而且空间不大,不像正股套利那么肉多,因此只能算是半个作用。
此外,回售还隐含一个回售收益率。比如中海,到期收益率是17.04%,年化4.2%。其回售时间为2015年8月1日,回售价为税前101.6元,时间为2.05年,现价92.79元,以此计算回售年化为:
其年化收益比到期年化收益率4.2%还要高,有时甚至能到5%,而且实现时间大大提前了(2年),并且确定性一样高。
总之,一物必有一用,善用者在持有人。转债长持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安全二字,任何时候都不能跑到大师兄的金刚圈外去调戏妖精。在转债安全的时候空仓痴等更低的价格,在120、140元的时候倒奋不顾身地杀入重围以身饲虎,这不是投资转债,而是求转债调戏。如果确定脖子后面还没有出现光环的话,二师兄,还是打包先回高老庄比较安全的说。(附:安全价不是指仅指面值或回售价,而是三条安全线,特别是重仓线,特别推荐大家DIY自自己的安全线。)
回售价,平常看起来真没用,关键时刻真保命。大多时候,可以嗤之以鼻,但绝对不能永远视而不见。要命的时候,它真的会出来刷存在感的,而且很绿很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