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累可转债 四理财产品借“债”赌“股”失败》点评

(2012-12-19 11:10:57)
标签:

安道全

保本

到期收益率

股票

可转债

分类: 可转债投资
2012年12月07日21日《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受累可转债四理财产品借“债”赌“股”失败》一文,原文请见:
http://bond.hexun.com/2012-12-07/148772964.html。其中谈到了很多可转债相关的数据以及投资思想,也有部分网友问及。在此不妨逐一点评一下:(以下带引号部分为原文,——后面的为点评。):


  “中证转债指数显示,今年四五月份是可转债的攀升行情,到了5月30日,达到了年度高点285.01点,自此便随股市共沉沦,一路下滑至9月25日的新低268.12点,目前一段时间一直维持在270点左右。”

——从285点跌到270点,区区5%的跌幅,真不算什么,对于见惯中国股市跳水队表演的人来说,只能算是仰泳。当然,用杠杆的另当别论。对于可转债长期者来说,应该是“司空见惯浑闲事”的,毕竟我们不是市场预测者,也不是趋势追随者(追不上是真的),而是确定事件、确定价位的等待者。

 

   “可能大家关注的比较少,可转债跌起来也挺吓人的。”
——说这话的,要么是新债民,要么是用了杠杆的基金经理。

 

“以中海转债为例,今年6月份时其还在高点99.5元,可是到了11月28日,其便跌至了年内新低88.91元,至今都在89元以内运行;再如深机转债,6月15日时其市价还是100.4元,而12月5日便跌至新低91.6元。”
——是的,这两只可转债确实不值100元。对比纯债价值,应该就在8x元。

 

长江超越理财可转债达到了迄今为止的低点,净值跌到了0.95元以下,二季度所持的中行转债和石化转债也随股市大幅杀跌。仅三季度,原有投资者就退出了4.54亿份。”
——5%的跌幅,对于可转债来说真是寻常事。但该理财产品要命之处在于“仅三季度,原有投资者就退出了4.54亿份。”被动卖出减仓,是-5%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能买到便宜可转债的原因之一。可见,可转债下跌5%不是罪魁祸首,真正的凶手是“被动赎回”。


  “三季度,在多重利空的打击下,中投汇盈债券也因重仓可转债而导致净值大幅下挫。三季末的份额是1.3亿份,较成立时缩水了83%。”
——同样原因,份额缩水83%,被动清仓大甩卖,市面上的转债当然被砸成白菜价。我怀疑博汇、深机、歌华、中海都与此相关,随时赎回是开基的天敌,如果投资可转债基金,首选封基,但封基的杠杆又是一把双刃剑。


  “失败的预判
  截至12月5日,单位净值最低的是2006年10月成立的国元黄山1号,而其几乎在每年的业绩回报排名中均列倒数。
  这一业绩来自不成功的预判。国元黄山1号的投资主办人认为大盘在2200点下方,股市系统性风险已经得到了有效释放,与债券相比,大盘蓝筹股进入明显的价值投资区域,致使大盘蓝筹股和可转债仓位未降至低位。”

——预测永远是近乎于神做的的事情。用可转债作预测,真不如做期货和分级B,那样还死得快些,早死早觉悟。“面值-高价折扣法”从来不提倡预测,去天堂之路慢点没什么,总比开着火箭去地狱好。

    附注:不是没有人因预测成功,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要预测,但要在自己能力圈内做事。预测上天堂的人凤毛麟角,但人人皆可仰望;因预测而下地狱的人如过江之鲫,自己不会说,大家也不愿意听,是“沉没的大多数”。如此而已。

 
  “今年第三季度,转债市场由于股票市场的大幅调整出现单边下跌的态势,天相转债指数下跌3.18%。中信聚宝盆A重仓持有的川投转债、国电转债、石化转债、中海转债、深机转债等三季末均表现不佳,大部分跌到了面值以下。”
——不能以一个季度论英雄。但国电、深机、中海确实不值得在面值以上持有。

 

  “青睐可转债的还有海通季季红的投资主办人孙甜,今年来的总回报为5.07%,在35只同类产品中排名18。”
——这个成绩就投资来说不错了,可见可转债即使遇到错判,犯错误的成本还是不大的。

  “转债未来

  资本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观点走到一起的几率总是不大。”
——真理。一致的时候就是单边牛熊市了。


  “目前,可转债市场共计21只,存量规模1000多亿元,行业分布以银行、石化化工、电力、钢铁、机械等为主,今年发行的转债有恒丰、重工、南山和同仁,合计共157亿元,而民生银行、泰尔重工、中信海直可转债均已过会,待发行规模合计854亿元。”
——媒体唯一可观的工作就是数据。可转债的整体规模还是不够大,但太大了散户又没有肉可吃了。


  “其实,今年对可转债实施波段操作的也有好几只券商理财,如国都1号。”
——注意“波段操作”。波段是机构操盘的必学之课,既然学了,必须得用,可转债就这样被削足适履了。一提“不波段,不预测”,会有专业人士从鼻孔里发言:“那还叫投资吗?”学校是个好东西,但股市不相信教科书和成绩单。来源于生活,还得还原于生活,股市不是你学了什么就照着上演,安全第一,收益第二,做梦的早点回家找枕头。

 


  “在海通季季红三季报里,孙甜也表示,可转债方面,十八大临近和部分经济数据的回暖带来短期反弹,预计10月份行情将有所延续,但中长期趋势性机会较小,组合将保持原有仓位参与短线反弹。”
——嗯,大家可以验证一下准不准。不预测会死吗?会的,基金经理不预测,没有人买基金,马上死;预测,也会死,但慢慢死。这是机构的悲哀,也是买理财产品的悲哀。死循环。

 


    综合起来,该报道对于可转债的理解比较肤浅,以为“意外”揪出了一个元凶,其实凶手背后另有真凶(元芳,你怎么看?:))。可转债只是一个工具,它比债券跌得狠,但市场涨起来也比债券受益多多(可能不久马上就会上演这一幕)。把重仓可转债的理财产品单纯地和今年意外大牛的纯债产品比较,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拉郎配”;就亏损额度来说,浮亏5%也不算很大的损失。


     但该报道的价值在于揭示了很多理财产品的两个痼疾——一个是预判行情,并由此产生的波段操作;二是被动赎回,再好的基金经理也不能对付“挤兑”。机构为了不让大量赎回发生,只能坚持让产品净值一直保持向上,一旦向下就可能出现赎回潮,这就造成不能长持,只能波段。这样的一个循环反馈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是早死晚死的事情了。制度如此,人力有限。所以说,要在中国出现一个能像巴菲特、比尔米勒那样长期盈利的理财产品,很难,没有成熟的制度、成熟的投资人,即使有成熟的投资思想也根本没有实践的土壤。


     好在还有大量没有上过学校的散户,乍看之下好像散户只能被鱼肉,但散户的好处恰恰在于:可以长持不做波段;自有资金不用担心赎回。如果加上耐心和成熟的投资思想,战胜机构的可能性反而是极大的!是的,会有大量的散户成为炮灰,但未来诞生的“股神”也一定会出现在他们中间。为什么?喝过洋面包的王明、上过军校的黄埔骄雄和不把教科书放在眼里的毛爷爷也许会给你启示:市场和战场是最好的老师,机构是在拿别人的钱赚钱,散户是在拿自己的命玩命!N年前,只知道赚钱的那个党在哪?


     只要散户不要把自己的命不当命,不要把自己的梦做到K线图上,牢牢记住“安全第一,稳赚第二”,那么希望永远在人间,希望早晚在人间。

 

欢迎免费订阅《安道全可转债理财周报》,每周两期,一次理财周报,一次可转债投资价值表和点评,免费订阅:http://list.qq.com/cgi-bin/qf_invite?id=2000f91d97e2a543ad6b002c285c26417e967ff4e995bbc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