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2009-06-16 22:33:57)
标签:

插队

社会纪实

行程

云南

知青

时间:2009年4月20日(6月28日修改)

从临沧市到忙捞村(当年插队时的忙捞大队)

    今天是最令人激动的一天,因为今天都要分头回到当年插队的生产队去了,这是我们此行真正的目的地,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回乡”了。尽管昨晚的OK结束已经是今天的凌晨0点了,而今天开往永德的班车要十点开车,但是估计由于心情激动,大家都睡不着,还是一大早就起来了,早上临沧的晨景不错,蓝天白云,很清爽。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街景也不错,似乎有警车在前为我们开道?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街景之二。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市委市政府大楼吧,挺雄伟的。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宽敞的马路,当年的小路找都找不到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在临沧工作的朱某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吃当地有名的早点——稀豆粉米线。米线店外景。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使我们垂涎三尺的豆粉米线。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看看那一桌调料,你就知道该有多好吃了。每个桌子上都是如此,调料占了大部分的桌面积。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吃完米线就上路了,中巴一共18个位子,本来正好我们18个人可以包一辆车,因昆明的董某提前去打前站了,所以多了一个位子,车站把这张卖给了一位漂亮MM,她带了一个大西瓜去看男朋友,车子已进入山区道路,就少不了颠簸,我们看着她的西瓜在车厢里滚来滚去,真盼望它破掉,我们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把它分了吃掉,但是这个“阴谋”直到这位MM下车都没有得逞,没有得逞的理由很简单,我们帮她把那个西瓜放在几个箱子的中间好好的保护起来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左至右:本人、徐某、冯某、蔡某和昆明朱某,昆明朱某,中间夹了个plmm。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个车厢的条件与我们当年的解放牌大卡车的车厢比,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看上去貌似很壮观的梯田,但是我考虑到的是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原始森林开成这样的梯田、梯地来产出更多的粮食解决人类自己的粮食问题,而带来了水土流失、气温变暖——太阳照在森林里是晒不热的——等严重的后果。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中午汽车到乌木龙的一个叫“大包山”的地方的一个小饭店吃饭,因为听说那里的土鸡是出了名的,所以司机特地停到这里来吃,还要事先预定的呢。看着这盆鸡,我现在还在咽口水。原生态的乌骨鸡加上众多的独特的调料,味道十分的那个——好吃啊。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同样,这盆腊肉也会引发口水。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蔡某站起来夹菜的姿势就看得出味道确实不错,价格倒也不贵。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不过跟大宾馆比,吃饭的环境稍寒酸了点,也不管它了,只要好吃,至于卫生不卫生,只有相信自己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饭后不忘合影留念,应该18人的,董某打前站去了,不在列,另一位小勐统的周女士在车内睡觉,大概有点不舒服。所以只有16人。

    后排从左到右:本人的LP沈夫人也是小勐统公社的张女士、昆明朱某的夫人、昆明蔡某的夫人、昆山的简女士、郑女士、倪女士、南京的宋女士、北京沈某的女儿、北京沈某以及他的夫人;

    前排从左到右:冯某、昆明朱某、阿佤孟、昆明蔡某、徐某以及无锡的本人沈某(我怎么会抱个摄影包,实在是傻得可以,像抱个炸药包去前线一样)。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当年插队时拍的一张集体照,八个人中除了临沧工作的朱某没有一同前往、昆明工作的董某已先去打前站外,其他六个人都在上面的那张彩色集体照里。

    后排从左到右:临沧的朱某、昆明的董某、冯某、阿佤孟;

    前排从左到右:本人、徐某、北京沈某、昆明蔡某。

    都能对上号吧,遗憾的是这次这八个人没有同时在一起过,否则再拍一张一定非常有意义。不过这次有一张范围更小的都是当年在忙捞大队插队的11个人拍的照片中也有其中的六个人,男同胞中昆明朱某不在当时的旧照片里):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吃了午饭后连续下坡,应该很快就能到我们当年插队地方,但是居然遇到修路,又耽误了大半个小时。但是修路扬起的灰尘也会如此上照。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们的目的地快到了,这是与我们插队的忙捞大队一座小山之隔的勐底坝子,所谓坝子,就是在云南的山区里,由于河流的冲击而形成的一块橄榄形的平原,小的只有几公里长,大的有几十、几百公里,相对山区和半山区,坝区一向是比较富裕的地方。勐底坝子的庄稼长势很好,意味着秋天又有一个好收成。

    过了那座小山,马上就要到达我们当年插队时的大队部所在地忙捞大队——现在叫忙捞村,从上午10点从临沧出发,到这里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这175公里路程居然跑了六个多小时,云南的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山高路险,平均时速只有35公里左右,当然,比当年的速度要快多了,我记得当年的卡车和大客车的平均时速只有20公里,一天规定只能开六个小时,所以从临沧到永德要分成两天开,现在当天下午就能到,而当年从昆明到临沧要开三天,而现在如果不介意脚臭而愿意坐卧铺汽车,下午从昆明出发,睡一晚上,第二天上午也能到永德。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已经进步很大了,但是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尽管云南有非常丰富的物产,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偏高,所以再好的东西也赚不到多少钱,所以说“想要富,先修路”。但是在这里修路谈何容易,我们平原地区要开阔一米公路,只要填一米的土进去就行了,而在云南要开阔一米公路,可能就要挖掉半座小山。所以运输成本是个大问题。比如说云南特产,外壳特别薄的“泡核桃”,外面人叫“纸核桃”,在那里只有六元多一斤,而到江南一带的超市里要卖到二十元一斤。

    终于到达了忙捞村,村支书段书记已经早早在公路边迎候。尽管这位年轻书记我们都不认识他,估计当年我们在这里插队时他还没有出生,但是他一定从老人口中听到过知青的故事,也知道我们一帮知青今天回“家”的心情,所以做了特别的安排:县里的政协董副主席专程从永德县城来到忙捞村迎接我们,还带了电视台记者;村委会还通知了各个组(就是当年的生产队)的干部来村委会集中,并安排了会餐,会餐后就让各组的干部把当年在自己队插队的知青领回去。下面的照片真实的记录下到达后的情形: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徐某一下车就遇到认识的老乡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冯某也找到了当年的队领导。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董部长看望大家。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大家在村委会门口休息、交流。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当年在沙沟插队的阿佤孟已经与沙沟组的负责人接上头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县电视台的记者已经开始工作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会餐开始了,董主席在敬酒,似乎女同胞都是拿着柯子饮料在淘浆糊?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一口闷!咱们这个是真材实料的白酒哦。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搞搞就要搞大,换大碗了,看来又回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当年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城里人学会用大碗喝酒了,他们反而学文明,用牛眼盅喝了,这三杯抵不上我半碗的吧。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估计已经酒足饭饱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没有,头顶芒果倒是一点不夸张。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来张芒果的特写。据说这里现在有几万亩芒果,是永德县的一大经济来源,也是永德的一张名片。每年的7月10-15日是永德的芒果节。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抽空到旁边的忙捞完小看看。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可爱的小女生还挺会摆pose。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男同学一到,场面马上改变,立马火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快乐的童年。

想不想看两张这帮学生没有转到这里来上学前的在各自村庄里上课的破旧的教室的照片: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以上两张照片拍的是在沙沟组的已经被废弃的教室,上面有不少当年学生的涂鸦: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华我爱你只到你给我答案……”,还挺执着的么。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徐某和冯某站在当年他们曾居住过的故居的“遗迹”前感慨万分:当年我们住草房,现在的老乡已经鸟枪换炮了,住上别墅了。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和现在的组长、当年的队长们合影。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老乡家的大门很气派啊,据说要好几千呢。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将徐某看了这张照片后所发的感慨转“博”到此:    

    “我和当年的插兄冯博(是这次我们同去的周女士为他评定的,因为他知识特别渊博,开口就是“我来告诉你……”,也许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参加“职称评审”,年龄关系)来到吃水的井边,瞬间我感到我血管还流着它的水,它抚育了我们,陪伴渡过了我们的青春年华。这口井实际不是我们江南一带意义上的深井,这里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丰富,只要稍微挖一点就能出水,这是一口大约四平方左右的浅水井,有点像水溏,上面用毛竹搭的架,茅草盖的顶,记得当年全寨子29户傣族人家都吃、用这一口井的水。现在这口井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静静的躺在那里,象一个慈祥的老人,他的子孙用钢筋水泥为它盖了新房。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它似乎在那里说:“只要用得着我,不要忘记我哦”。但是这样的机会不多了,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也叫“人饮工程”:

云南之行3/临沧市-忙捞村/永德/我的第二故乡/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到生产队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