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考状元凤翔
高考状元凤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97
  • 关注人气:39,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q醒世恒言之苏小妹三难新郎

(2016-11-21 14:38:26)
分类: Q古代文学

苏小妹三难新郎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1相府求亲:四川眉州,名儒苏洵,生下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父子被称为三苏。又生个女儿,名小妹。因父兄都是大才子,自古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况且小妹天资聪敏,所以精通文学。十岁上随父兄居于京师寓中,有绣球花一树,时当春月,其花盛开。苏洵取纸笔题诗,才写四句,报说:“门前客到!”苏洵出去接客,小妹闲步到父亲书房之内,续写四句,款步归房。苏洵回来一看,知道是小妹所写,叹道:“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又是考场中一个有名人物!”自此更加珍爱女儿,让她读书博学,不再督促她学女工。长到一十六岁,要选天下才子为配。急切难得。忽一日,宰相王安石派人请苏洵到府叙话。王安石平时不洗脸,不脱衣,身上虱子无数。苏洵恶其不近人情,异日必为奸臣,曾作《辨奸论》以讥之,王安石怀恨在心。后来见苏轼、苏辙都考上当了官,于是舍怨而修好。苏洵恐妨二子进取之路,也不免曲意相交。这天,苏洵赴王安石之召,喝酒喝醉了,王安石偶然夸能:“小儿王雨方,读书只一遍,便能背诵。”苏洵带酒答道:“谁家儿子读两遍!”王安石道:“老夫失言,不该班门弄斧。”苏洵道:“不只小儿只一遍,就是小女也只一遍。”王安石大惊道:“只知令郎大才,却不知有令爱。眉山秀气,尽属你家!”苏洵自悔失言,连忙告退。王安石命童子取出一卷文字,递与苏洵道:“此乃小儿王雨方写的,相烦点定。”苏洵接过,回家睡到半夜,酒醒,想起前事:“不合自夸女儿之才。王丞相将儿子的文章给我,必为求亲之事。这头亲事,非吾所愿,却又无计推辞。”沉吟到晓,梳洗已毕,取出王雨方所作一看,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不觉动了个爱才之意。“但不知女儿缘分如何,我如今将这文章给女儿看,看她爱也不爱。”于是隐下姓名,分付丫鬟道:“这卷文字,是个少年名士所写,求我点定。我不得闲暇,转送与小姐,批阅完时,速来回话。”丫鬟将文字呈上小姐,传达太老爷吩咐的话。小妹从头批点,须臾而毕。叹道:“好文字!此必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久长之器。”遂于卷面批云: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后来王雨方十九岁中了头名状元,未几夭亡。可见小妹知人之明,这是后话。却说小妹写罢批语,叫丫鬟将文卷还给父亲。苏洵一见大惊:“这批语如何回复!必然取怪。”一时污损了卷面,无可奈何,王安石派的人到门:“奉相公钧旨,取昨日文卷,面见太爷,还有话禀。”苏洵此时,手足无措,只得将卷面割去,重新换过,加上好批语,亲手交来人收讫。来人道:“相公还吩咐过,有一言动问:贵府小姐曾许人否?倘未许人,相府愿谐秦晋。”苏洵道:“相府请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当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但访问自知,并非老夫推托。”来人领命,回复王安石。王安石看见卷面换了,已有三分不悦。又恐怕苏小姐容貌真个不扬,不中儿子之意,密地差人打听。原来苏轼常与妹妹开玩笑。苏轼是一嘴胡子,小妹嘲云: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小妹额颅凸起,东坡答嘲云: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小妹又嘲东坡下颏之长云: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访事的得了此言,回复王安石,说:“苏小姐才调委实高绝,若论容貌,也只平常。”王安石遂将姻事搁起不提。然虽如此,却因相府求亲一事,将小妹才名播满了京城。以后闻得相府亲事不谐,慕名来求者,不计其数。

2庙内问对:凡来求亲的,苏洵都教呈上文字,给小妹自阅。也有一笔涂倒的,也有点不上两三句的。就中只有一卷,文字做得好。看他卷面写有姓名,叫做秦观。小妹批四句云: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这批语明说秦观的文才,在大苏小苏之间,除却二苏,没人及得。苏洵看了,已知女儿选中了此人。吩咐门上:“秦观来时,快请相见。的都辞去。”谁知众人呈卷的,都在讨信,只有秦观不到。却是为何?秦观腹饱万言,眼空一世。生平敬服的,只有苏家兄弟,以下的都不在意。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衔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苏洵见秦观不到,央人去秦家寓所致意,少游心中暗喜。又想道:“小妹才名得于传闻,未曾面试,又闻得他容貌不扬,额头凸出,眼睛凹进,不知是何等鬼脸?见她一面,方才放心。”打听得三月初一日,小妹要在岳庙烧香,趁此机会,改换衣装,看个分晓。从来大人家女眷入庙进香,不是早,定是夜。为什么?早则人未来,夜则人已散。秦观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时分,就起来梳洗,打扮个游方道人模样,到东岳庙前。天色黎明,苏小妹轿子已到。秦观走开一步,让他轿子入庙,歇于左廊之下。小妹出轿上殿,少游看见了。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幽闲,全无俗韵。“但不知他才调真正如何?”约莫焚香已毕,秦观却循廊而上,在殿左相遇,打个问讯云: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小妹应声答云: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秦观又问讯云: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秦观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小妹随口又答云: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小妹一头说,一头上轿。秦观转身时,口中喃出一句道:“‘疯道人’得对‘小娘子’,万千之幸!”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跟随的老院子,听得了,怪这道人放肆,方欲回身寻闹,只见廊下走出一个垂髫的小童,对着那道人叫道:“相公这里来更衣。”那道人便前走,童儿后随。老院子将童儿肩上悄地捻了一把,低声问道:“前面是哪个相公?”童儿道:“是高邮秦少游相公。”老院子便不言语。回来时,就与老婆说知了。这句话就传入内里,小妹才晓得那道人是秦观假妆的,付之一笑,嘱付丫鬟们休得多口。
  3一难新郎:话分两头。秦观那日看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响,其才自不必言。择了吉日,亲往求亲,苏洵应允,少不得举行订婚典礼。此是二月初旬的事。秦观急欲完婚,小妹不肯。她看定秦观文字,必然考中,提出金榜题名后再成婚,秦观只得依他。到三月初三礼部大试之期,秦观考中。到苏府来拜丈人,就提出完婚一事。因寓中无人,想在苏府举行结婚典礼。苏洵笑道:“今日挂榜,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选日子。只今晚就成亲,岂不美哉!”苏轼表示赞成。这天夜里拜堂成亲。其夜月明如昼。秦观在前厅筵宴已毕,方欲进房,只见房门紧闭,院子里摆着一张小桌儿,桌上排列纸墨笔砚,三个纸封儿,三个杯子,一个是玉盏,一个是银盏,一个是瓦盏。青衣小鬟守立旁边。秦观道:“相烦传语小姐,新郎已到,何不开门?”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个题目在此,都答对了,才准进房。这三个纸封儿便是题目在内。”秦观指着三个杯子道:“这是什么意思?”丫鬟道:“那玉杯是盛酒的,那银杯是盛茶的,那瓦杯是盛寡水的。三道题都答对了,喝酒三杯,请进洞房。答对两道题,喝茶,明天晚上再来。答对一道,喝水,在外厢读书三个月再说。”秦观微微冷笑道:“我参加过国考,莫说三个题目,就是三百个,我何惧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寻常盲试官,之乎者也应个故事而已。她的题目好难哩!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式。到第三题,就容易了,止要做个七字对儿,对得好便得饮美酒进香房了。”少游道:“请第一题。”丫鬟取第一个纸封拆开,请新郎自看。少游看时,封着花笺一幅,写诗四句道:“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云: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丫鬟见诗完,将第一幅花笺褶做三叠,从窗隙中塞进,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场完。”小妹览诗,每句顶上一字,合之乃“化缘道人”四字,说:“恭喜你答对了。”

4二难新郎:秦观又开第二封看之,也是花笺一幅,题诗四句: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秦观见了,略一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丫鬟又从窗隙递进。小妹说:“恭喜你又答对了。”秦观口虽不语,心下想道:“两个题目,眼见难我不倒,第三题是个对儿,我五六岁时便会对句,不足为难。”

5三难新郎:再拆开第三幅花笺,内出对云:闭门推出窗前月。初看时觉道容易,仔细思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听得谯楼三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却说苏轼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秦观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东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对难之,少游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贮着一缸清水,秦观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了灵感,道:“有了!”欲待教他对了,诚恐小妹知觉,连累妹夫体面,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跃起几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投石冲开水底天。丫鬟交了第三遍试卷,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内又走出一个侍儿,手捧银壶,将美酒斟于玉盏之内,献上新郎,口称:“才子请满饮三杯。”少游此时意气扬扬,连进三盏,丫鬟拥入洞房。  

思想:些文人雅趣。

艺术;三,符合读者心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