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秀莲》序

(2013-11-06 08:30:08)
标签:

文化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一大智慧工程

                                       璩同寅

    《袁秀莲》一书,是炎心、凤翔二位继《越调皇后》《毛爱莲》二书之后的又一人物专著。如果将去年出版的《许昌越调》一书也涵盖在内,洋洋洒洒150万言,实可谓一大艺术工程和智慧工程。他们为传承民族文化,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办了一件极具社会价值的好事。为越调艺术的生存、发展、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我真诚地表示祝贺!

  “诚外无物”是范曾的名言,“有诚则成”是我对人生的认知。炎心、凤翔以诚谋事、干事。据我所知,凡其所谋、所干之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独立的判断以及始终不渝的坚守。炎心曾任文化局局长多年,钟情于传统文化,痴迷于戏剧艺术。在职期间,他做了许多有口皆碑的好事、大事,为人留下不少美好的记忆。退休后,他有足以让人羡慕和“妒忌”的社交资源,可他望风不追,见利不上,拉上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一起重操旧业,继续为文化事业谋事、干事。这一谋一干就是多年,事干成了,干好了,人也快乐,己也快乐。人生价值何在?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产和权力,而是看他为社会、为公众干了些什么。《越调皇后》《毛爱莲》《许昌越调》《袁秀莲》等书的相继问世,就足以说明他们所谋所干,皆是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著书、立传,可谓价值无限、功德无量!

  众所周知,人物传记受真人真事局限并且专业性强,撰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为了既全面介绍袁秀莲的从艺道路和艺术特色而又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炎心、凤翔颇具匠心。他们采用了述论、电视文学剧本、纪实专题三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手法,运用不同的语言,较好地完成了对越调表演艺术家袁秀莲的形象塑造。

  《袁秀莲与袁派艺术述论》是《袁秀莲》本书的“骨”与“魂”。所谓“骨”,是它撑起了全书的架构,让人有了浑然一体的感觉;所谓“魂”,是它首次以如此大的篇幅,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并论证了袁派艺术的鲜明特色,以及形成这一艺术流派的背景、土壤和因由,从唱腔、演技、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详尽诠释与论证。在此之前,可以说除1987年9月6日《文艺百家报》载文称越调艺术有三大流派,“申派刚健雄浑,毛派轻柔妩媚,袁派刚柔并济”之外,如果还有不少报刊载文,也多属一戏一事的赞美与观感。此文是“根”是“魂”,是研究袁派艺术的“母体”。越调艺术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毛爱莲、袁秀莲也分别成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者为许昌能有如此级别的艺术家感到骄傲。所以作者才会高昂而激动地呼出:“请大家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袁秀莲!记住她对越调剧种的重大贡献——刚柔并济的袁派艺术。”

  电视文学剧本《袁秀莲》,是作者根据袁秀莲的生平事迹,采取纪实的手法精心创作出来的。剧本以鲜活生动的情节、完整曲折的故事、颇具情趣的梨园佳话、充满地域色彩的生活画面,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极具艺术天赋、艺术个性,以及艺德高尚、艺术造诣颇深的艺术家形象。该剧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袁秀莲在越调戏剧艺术舞台上摸爬滚打50多年的传奇人生,热情地歌颂了艺术家为传承越调艺术,真诚、无私地培育新人的奉献精神。纪实专题《袁秀莲之路》以热烈隆重的“授匾”开篇,又以热烈隆重的收徒拜师结尾,作者构思颇具匠心,意味深长!

  作家情系越调艺术,艺术家情系越调艺术。作家和艺术家合力打造《袁秀莲》这部人物专著,无疑对越调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写作虽孤独、枯燥,却可以从文字中,感知成功的喜悦,品味人生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