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莲(电视剧文学本四)
(2013-03-30 09:35:08)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戏剧 |
第四集
毛爱莲和剧社的人们风尘仆仆地在田野中前行。
字幕:1942年11月,兴爱剧社成立,12岁的毛爱莲当了班主。
兴爱剧社的人在一棵大树下歇息。兰花、雪萍、小六子等疲惫不堪。
毛爱莲:“妈,真的一个台口都订不下来吗?”
毛黄氏:“小爱,今年旱得颗粒不收,老百姓哪有钱看戏呀。”
徐永玉:“听说好些戏班都解散了,有的老师饿死了,有的演员走了,各奔东西,自谋生路。小爱,你打算怎么办?”
毛爱莲:“你说呢?”
徐永玉:“我想了几天,不敢给你说,怕你骂我。”
毛爱莲:“师哥有啥就说吧,我不会的。”
徐永玉:“咱先唱地摊吧?”
毛黄氏:“唱地摊,不行,不行,小爱一直唱高台戏,又有点名气,唱地摊跟要饭差不多,丢人。”
毛爱莲:“好,唱地摊就唱地摊吧!这一群人,总得顾住肚子吧!”
毛黄氏:“早知道出来弄到这一步,我也……”
徐永玉:“唉,走一步说一步吧。”
路边饭店。
兰花:“小爱,我饿得走不动了,咱歇一会儿,吃点饭吧!”
雪萍、小六子等:“是啊!歇歇吃点饭吧!”
毛黄氏:“唱了几天地摊,一分钱也没有攒住。”
毛爱莲:“妈,叫大家吃点饭吧!没钱,再想办法。”说着,向饭店走去。
毛黄氏:“大家把东西放好,先歇歇。”
饭店老板热情地迎上来。
饭店老板:“请问您吃点什么?”
毛爱莲:“一人一碗素杂烩吧!”
饭店老板:“好咧,素杂烩。”
伙计将饭端到桌子上,众人狼吞虎咽地吃饭,小六子三两下就扒光了。
毛爱莲:“小六子,我倒给你点儿。”
小六子:“小爱姐,你吃吧!”
毛爱莲:“我吃饱了。”说罢,将碗递给小六子。
毛黄氏:“小爱。”
毛爱莲:“妈,你去给店主说说,看能不能先赊着。”
店房内。
饭店老板:“一共四块钱。”
毛黄氏:“没钱给你,先赊着吧!等俺闺女唱戏赚了钱,再来还你。”
饭店老板:“小本生意,我们不赊账。”
毛黄氏:“您就只当是积德行善了。”
饭店老板拉下脸来:“不中,走江湖的,谁知道你转到哪儿呀?我不能为这几碗杂烩,关了店门,四处找你们要账啊!”
毛黄氏:“我们去周口唱戏,过几天还会回来。”
饭店老板:“不中,就是不中,快想办法吧!”
毛爱莲:“妈,把我的裙子押在这儿吧!”说着,解开自己的小包袱,拿出一条大红裙子。
毛黄氏:“这是你唱戏穿的,押了它,你唱戏穿啥?”
毛爱莲:“眼下不唱高台戏,暂且用不着,等挣了钱,再来这儿赎回来。”
毛黄氏无语。
毛爱莲:“妈,还是顾命要紧。只要能过去这一关,以后还愁没裙子穿?”
毛黄氏无可奈何地:“就这样吧,以后我一定给你买条好的。”说着,接过毛爱莲递过来的裙子,交给饭店老板。
饭店老板接过裙子抖开,左看右看,最后点点头:“就这吧!”
毛黄氏:“这裙子你可得放好,过几天我就来取。”
饭店老板:“你只要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保证少不了一个裙子角。”
周口镇郊。
毛爱莲等正在唱地摊戏。
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在看戏。
唱完,有人送一个窝窝,有人拿一把粮食。
一个老太太端了一碗面条,还挺稠的。
毛黄氏:“小爱,你吃吧,大家都靠你养活哩。”
毛爱莲:“妈,你岁数大,你吃吧!”
毛黄氏接过碗:“小爱,咱光唱地摊,丢人不说,连嘴也顾不住哇。这儿离周口不远了,咱得想办法唱高台,进戏园子。”
毛爱莲:“这人手不够哇。”
毛黄氏:“听说申凤梅她姐妹俩就在周口,能不能找找她?”
周口,牛行街。
申凤梅搭班的南将罗剧团驻地。
申凤梅(爱称大梅)、申秀梅(乳名小多)正在排戏。申凤梅比毛爱莲大两岁,申秀梅与毛爱莲同岁。此时姐妹俩均以演旦角为主,因而举止带有旦角风味。
一男演员走进来:“大梅姐,毛爱莲派人来见你。”
申凤梅:“啊!快请进来。”
徐永玉走进来,一拱手:“申大姐,我代表小爱姐给你行礼了。”
申凤梅:“不要客气,快坐!小多,倒茶。”
徐永玉落坐:“大梅姐,小爱姐拉班一年多了,正赶上年馑刚过,老百姓没钱看戏,只好经常唱地摊儿,听说你在周口,特地让我来找你。”
申凤梅:“我也是刚从信阳逃荒回来,搭上南将罗班。三天前来到周口,戏班也很困难。”
徐永玉:“小爱姐早就听说过你,很佩服你。她那里眼下正缺演员,有意让你过去在一起唱戏,不知大姐有啥打算。”
申凤梅:“听说你们兴爱剧社在王牌坊演出,我也正想去拜访她。”
周口大众舞台会客室内。
剧院张老板与毛黄氏隔桌而坐,商谈租金。
张老板:“租金就按三七开吧!”
毛黄氏:“不能再少点儿?”
张老板:“看你们是个新班子,开头不容易,就二八吧,不过,接送费你们得另付。”
戏班休息室。
毛黄氏和毛爱莲在谈话。
毛黄氏:“剧院的租金说好了。”
毛爱莲:“可现在人手还不太够,开不成戏。”
徐永玉跑进门来:“小爱,大梅,小多来了!”
毛爱莲站起来:“这下就好了!”快步走出屋门。
剧院大门内。
申凤梅、申秀梅姐妹俩向内走来。
毛爱莲迎上前去:“大梅姐,小多!”
申凤梅:“听说你成了新班子,俺姐妹俩给你捧场来了。”
毛爱莲:“我正发愁缺名角,人不够呢!你们一来,可帮了我的大忙了!”
剧院外海报:
兴爱剧社上演
五凤山
毛爱莲、申凤梅联袂主演
晚八时开演
把门人在吆喝:“毛爱莲、申凤梅,俩名角同台演出头一回。快来瞧,快来看,过了这村没这店。”
人们在议论:“小爱、大梅同台演出,这戏有看头!”
剧院门口。
把门的张虎站在竹筒旁,人们往竹筒内投铜钱,入场。
舞台上。
毛爱莲饰吴风英,申凤梅饰吴月英正在演出。毛爱莲唱“续子”:
“风吹马尾条条线,
马蹄子过去一溜烟。
看不见奴家绣楼棚,
看不见爷爷奶奶在哪边。
……”
观众鼓掌叫好。
剧院外海报:
兴爱剧社上演:周天榜私访
毛爱莲、申凤梅联袂主演
舞台上。
演出正在进行。
毛爱莲饰周天榜,申凤梅饰苏桂英。
剧院外海报:
兴爱剧社上演:青龙山
毛爱莲、申秀梅主演
舞台上。
毛爱莲扮演的姑娘正在绣花。
申秀梅扮演的丫环匆匆上楼报信:“禀姑娘,前厅来了一位公子,要见姑娘。”
姑娘:“他是何人,长得什么模样?”
丫环(唱):那公子不高又不低儿,姑娘啊!那正是你的如意人儿。
姑娘(唱):如意人,如意人儿,姑娘命你去搬那公子儿。
丫环(唱):小丫环低头就有计儿,丫环身上无穿哩儿。
姑娘(唱):丫环跟我去赶会儿,花绸葛,直贡呢儿,再买两双洋袜子儿。
丫环(唱):低下头,暗思忖儿,丫环手上无镯子儿。
姑娘(唱):银匠炉上拿镯子儿,镀金的,镀银的,还有一对银戒指儿,看看派气不派气儿。
观众热烈鼓掌。
张老板家中。
张老板与张虎在谈话。
张老板:“三弟,这两天收钱不少吧?”
张虎:“大哥,比以往别的班子上人多,收钱也多。”
张老板:“别给戏班按实说,扣下来,咱俩二一添作五。”
张虎:“大哥,我听你的。”
剧院临时休息室。
毛爱莲和申凤梅在谈话。
毛爱莲:“大梅姐,这些天场子里上人不少呵,咱咋会连份子钱都发不下来呢?”
申凤梅:“八成是把大门的捣的鬼。”
张虎进门:“毛班主,老板叫你。”
毛爱莲起身随张虎出门。
老板室。
张老板在凳子上坐着。
张虎领毛爱莲进屋。
张老板:“毛班主,你请坐下。这接送费……”
毛爱莲:“张老板,我正想问你,这些天来看戏的人那么多,咋会收不住钱呢?”
张老板:“钱是大门口收的,咱这儿管得严,不会有漏洞,不能光凭空想着收多少钱。按约定,不管赚多少钱,接送费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毛爱莲:“连份子钱都不够发,哪还有钱呢?”
张老板:“那,就请你呆在这屋里,啥时候有了钱啥时候再出去。”对张虎,“看着她!”
剧院临时休息室。
毛黄氏和几个戏班的人在屋里坐,申凤梅进屋。
申凤梅:“大娘,小爱被剧院老板叫去关起来当了人质,不交钱不叫走人。”
徐永玉:“揍他狗日的!”拿起一杆枪。
申凤梅:“小徐,打架不是办法,把事儿戳大了,还是走不了。”
小六子:“这不是欺负咱吗?”
申凤梅:“他总不能不叫小爱吃饭。大娘,你趁给小爱送饭,跟她商量个办法。”
毛黄氏点头:“好,好!”
关押毛爱莲的屋子。
张虎在门口凳子上坐。毛爱莲隔窗棂对张虎:“掌柜的,你叫我出去练练功吧,唱戏的不能不练功呵!”
张虎:“老板不开话,我不能放你出去。”
毛黄氏掂饭罐走来:“您老板叫‘犯人’吃饭不叫?”
张虎:“你这女人说话咋恁难听哩?俺是叫她还钱,谁说她是犯人啦?”
毛黄氏推门进屋。
屋内。
毛黄氏把饭罐放下,毛爱莲给毛黄氏耳语,毛黄氏点头。
大街上。
毛黄氏招呼一辆黄包车过来。拉黄包车的是个十五岁的英俊少年,名叫关纯生。
毛黄氏:“孩子,我常坐你的车,知道你是个实诚人。今天可得给我帮帮忙。”
关纯生:“大娘,你说吧,是啥事儿?”
毛黄氏:“听我给你说。……”
毛黄氏坐上车,关纯生拉车慢走,毛黄氏在车上给关纯生边比划边讲。
关押毛爱莲的屋子。毛爱莲隔着窗棂:“掌柜的,我得到厕所去解解手。”
张虎:“解手?那……去吧,不过我得跟着你。”
毛爱莲出门,张虎尾随。
毛爱莲进厕所,张虎在门外守候。
剧院墙外。
黄包车在街边停着,关纯生和毛黄氏站在车旁。
墙头,毛爱莲探出脑袋。
关纯生和毛黄氏面露喜色。
毛爱莲翻过墙头,关纯生和毛黄氏扶毛爱莲下来。
关纯生:“快坐车上。”
毛爱莲和毛黄氏坐车,关纯生拉车飞奔而去。
厕所门外。
张虎转来转去,口里嘟囔着:“都半个时辰了,解啥手也该出来了。”
从一边走过来一个女人。
张虎:“劳驾,您过去看看毛爱莲在里边是咋回事,还不出来。”
女人走到厕所门口往内探头看了看:“里边没人。”
张虎:“呵——”
郊外,十字路口。
申凤梅等戏班的人们站着等待。
关纯生拉黄包车到路边停住,毛爱莲和毛黄氏下车。
小六子:“小爱姐,你这出《墙头记》唱得不错,这叫金蝉脱壳。”
众笑。
申凤梅:“小爱妹,临颍县繁城剧团要我跟小多去捧场,那是我老家,不得不去。下一段儿你准备到哪儿去,给我个信儿,我给你介绍人。”
毛爱莲:“大梅姐,谢谢你。”
毛爱莲与申凤梅、申秀梅握手相别。
乡村路上,毛爱莲和戏班的人们向前走。
毛黄氏:“小爱,在城里剧院老板欺负咱,我看咱不胜到乡里去演,包场,一场多少钱,不会出现那种事儿。”
毛爱莲:“妈,你说的对,你去联系吧!”
乡村舞台,戏尚未开演。
镜头后拉,观众已坐满。
观众议论:
“毛爱莲这名角来咱村演戏,这机会难得。”
“听说毛爱莲本就是乡里妮儿,好为咱乡里人演戏。”
“咱乡下人也会出名角儿。”
“今晚来看戏的有七八千人吧。”
“俗话说,八步半着一万。你看这一大片,今晚至少也有一万五六千人。”
“看戏吧,开演了。”
舞台上。
戏班演出《李双喜借粮》,毛爱莲饰董大妮唱:
“一保佑老母亲百年长寿,
二保佑婆母娘无病无疾,
三保佑老爹爹回心转意,
四保佑好夫妻永不分离,
五保佑李相公前程万里,
六保佑好姻缘并蒂连枝,
七保佑今夜晚你别刮风别下雨,
平平安安熬过去,
免得他母子受委屈。
单等把东西准备齐,
你再保佑顺顺当当给他送去。
老灶爷放心吧,
到那时俺给你把这供香准备得多多的,
一天三遍敬着你。
每年每逢二十三,
俺给你买俩老公鸡。
你要是真正有灵气,
请你把这三杯酒喝下去。
俺这里跪下三叩礼,
老灶爷果然真灵气,
只要你成全俺夫妻,
再喝上几杯现成的。
俺这里再斟上三杯酒,
尊一声老灶爷我少陪你。”
台下观众如痴如醉。
字幕:1944年5月。
农村庙会,人山人海,肩挑手提的赶会农民熙熙攘攘。
戏台上,兴爱剧社正在演戏。
戏台一侧的大海报上写着:
赵常借闺女
主演:毛爱莲。
远处传来嗡嗡的飞机声。
赶会的农民:“飞机,飞机!怎么飞得这么低呀!”
飞机向会场俯冲过来,机翼上的标志已清晰可见,那是日本的太阳旗。
有人惊呼:“老日的飞机来了!”
有人喊:“快跑哇。”
一青年:“这是演习吧,它会炸老百姓?”
不少人驻足,仰头观看。
戏台上。
毛爱莲扮演的白奶奶,唱:
“三月桃李八月桂,
六月荷花腊月梅,
采得四季群芳蕊,
借来灵枝占花魁。
王母娘宴请群仙会,
帝王宰相笑传杯,
饮得此酒活百岁,
前朝醉倒杨贵妃。”
轰!轰!
日本飞机开始丢炸弹。
无数赶会的人们被炸死。
一老者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牲口市上。
被炸伤的牛、驴在挣扎、惨叫。挣脱缰绳的牲畜在狂跑。
一个小女孩趴在被炸死的妈妈的尸体上大哭。
一颗炸弹掉在戏台旁。
戏台被炸掉一角,人们四散奔跑。戏台上下一片混乱。
毛爱莲护住头:“徐大哥!”
徐永玉跑上台拉住毛爱莲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