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三大剧种最早女演员出自越调

(2012-07-04 09:35:08)
标签:

文化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河南三大剧种是豫剧、曲剧、越调。共同点是早期均为男演员,后来才出现了女演员。于是,最早女演员就成了研究课题。过去演员地位低下,没人写志书,现在基本没有文字资料,大多靠挖掘口碑。这个问题就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

豫剧讨论得最热烈。

戏剧史论家马紫晨先生曾在《河南戏剧》1982年第四期发表《谁是豫剧最早的女演员》一文。豫剧名旦陈素真看后给《河南戏剧》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说马文不实。信中说,马文中说马双枝1926年进入豫剧界,而马双枝原是唱坠子的曲艺演员,改唱豫剧最早在1928年秋以后。陈素真称自己和王守真、张玉真是在1928年阴历二月二于开封的同乐舞台首次登台献艺。马文说王润枝是在1929年以前唱豫剧蜚声于较为偏僻的豫东一带,陈说自己未听说过。马文还列举了一些人,说是更早的女演员。陈认为失实。

为此,马紫晨先生又写了一篇《再谈谁是豫剧最早的女演员》,回应陈素真。马说自己曾两次面访马双枝。马双枝1911年生,1926年春登台唱豫剧。陈素真1918年生,8岁学戏,10岁登台,开始学戏时间比马双枝登台还晚几个月。马紫晨走访过王润枝的舅舅,老头说王润枝民国十年(1921年)时听戏入了迷,一气儿跟三拨(艺名)磕了一百个头拜师。到曹州三四年,又返回豫东时已成名角。1929年到开封演出,有旧报纸广告为证。此时陈还不行,唱砸后退出开封。陈素真并未在王的艺龄上提出异议,而认为王润枝唱的是山东梆子。但马紫晨认为,山东梆子和河南梆子的豫东调是一体的。

关于更早的豫剧女演员,马文未提出资料来源。更早女演员都有谁,我这里手头没有马的前文,从另一朋友那里转录一个名单。按登台时间依次为:蔡玉贞(1899年),顾秀荣(1908年),王杏(1909年),梁闺女、大脚芳(1910年),顾秀兰(1911年),王玉枝(1913年),杨素真(1916年),王琳(1917年),王莹(1919年),王金枝(1923年),傅喜(1924年),王玉仙(1926年),花桂荣、陈素花、姚淑芳(1929年),徐艳琴、李珍荣(1930年),史彩云、赵玉楼、顾秀芝(1931年),司凤英、苏兰芬(1932年),常香玉、马金凤、苏兰芳、杨凤枝(1933年),阎立品、马喜顺、汤兰香(1934年),张岫云、张桂枝、周兰凤(1938年),桑振君、刘秀真(1939年),1940年始李二凤和十八兰等陆续登台。

                      http://www.capsc.com.cn/uploadfiles/Image/20080716/2008071609.jpg

                           豫剧最早女名伶陈素真

曲剧是个小弟弟,诞生于1926年。原为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的曲艺。民国十五年(1926)农历四月初七,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大张村关云龙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一行16人到河南登封县颍阳乡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供过戏)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观看演出的农民用牛车搭成高台,演员登台演唱。两个月后,农历六月十三日,李洼村龙王庙唱庙会戏,在庙门前垒个0.5米高的小台子,上面搭了棚,后面挂了一大块红布做底幕(叫遮堂布),由伊川、登封等地的演员在舞台上唱曲子戏。曲剧由此诞生。这里节外生枝地谈曲剧诞生情况,是为了说明,曲剧女演员无论如何不可能早于1926年。曲剧最早女演员一说是陈玉佩,她开始演出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人说是张新芳。张生于1927年,10岁进邓县戏班学艺,这时恰是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抗日战争结束时张18岁。应该说,张抗日战争时期已经登台演出了。

                          “曲剧皇后”张新芳辞世重病期间领导探望(图)

                              曲剧名伶张新芳

越调史上第一位女名伶是李桂红。她生于1890年,舞阳县人。幼年曾在漯河唱坠子,后搭舞阳吴城越调班。民国二年(1913)入襄城县七班戏越调班,登台演出《火焚绣楼》、《借闺女》,一举成名。但不管名不名,只按时间来排,李桂红是不是越调史上第一位女演员呢?这就未必了。她后来的杨小凤生于1900年,8岁在四棵树窝班学越调,11岁登台演戏。杨小凤的母亲是越调演员,杨小凤就是在她母亲的戏班里演戏的。杨小凤比李桂红小10岁,小凤妈不会在10岁时就生下小凤,所以,小凤妈出生时间早于李桂红。小凤妈何时学戏,李桂红何时由河南坠子转入越调,无记载。如果都按杨小凤开始学戏和登台的时间,李桂红应该是1898年学戏,1901年登台。假定小凤妈16岁生下小凤(古时女子15岁及笄,可以嫁人),她出生时间应该是1884年,学戏时间也应该是1892年。登台时间应该是1895年。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所以,小凤妈是早于李桂红的越调女演员。

                           http://www.zkdt.com/Article/UploadFiles/201112/20111203082158679.jpg

                        能找到照片的越调最早女名伶张秀卿

把三个剧种放在一起来看,第一个登台演出的女演员是越调演员杨小凤的妈。(假定第一个豫剧演员蔡玉贞1899年登台是真实的,还比小凤妈晚几年。)可惜的是不知道这个演员的名字。不过,杨小凤的女儿盛小荣还健在。她是毛爱莲老师的师姐,现在襄城县颍桥(她的女儿是襄城县越调剧团的著名演员郭宝霞)。我已委托当地的朋友调查,如果能问出盛小荣外祖母的姓名,我将补记到此文后面。这是河南戏剧史研究中一件有意义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