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考状元凤翔
高考状元凤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97
  • 关注人气:39,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聚会,最让人唏嘘的是什么?

(2012-06-08 07:59:48)
标签:

校园

分类: 散文(旅途撷卉)

同学聚会,最让人唏嘘的是什么?
                                   在昔日教学楼前合影

近日,大学本班同学聚会。公开场合,一片欢乐和谐。但在小圈子里(或者再小一点,在一个人的小圈子里),就令人唏嘘了。

最敏感最让人感慨的话题是今昔对比:某同学昔日在校时如何,如今混得怎么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昔日才华横溢,今日命运悲惨。A同学当初入校时是我班语文单科第一名。这对于我们中文专业的来说,是很显眼的。闲聊知其读书较多,记忆力也超出常人。他写了一篇散文,毫无关系乱投稿,被某报纸发了。音质很磁,喜欢唱歌。我班参加学校歌咏比赛,他的独唱引来阵阵掌声。在他们县来的同学中,学习成绩名列第一。毕业分配时他未做任何努力。结果做努力的分到了县城高中,他被分到了农村初中。有人甘愿到农村初中,是为了离家近,照顾责任田,在家吃饭省钱,这也需要做工作。但他未做工作,于是家在城南,被分到城北。每次去学校回家,都要从县城穿过。他可能没有自行车,或骑自行车太累,就扒拖拉机。一次下拖拉机时,车未站稳,他下的位置不太妥当,竟被车轮压住,当场死亡了。这是我班唯一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弟兄。呜呼!

昔日叱咤风云,今日命运多舛。B同学入校时是我班唯一的党员,被任命为校学生会主席。这样一颗政治明星,应该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的,可没想到,居然屡受挫折。毕业分配时,被校方确定留校,但小年龄同学告状,泡汤了。(省教育厅有文件,我们必须各回各县。)想留地区直属学校,但未从地区教育局取得名额,失败了。联系县高中,那里有一个副校长过去跟他搿过伙计,从中破坏,没成功。回到乡中当校长后,曾有一次机会。那时重视文凭,要找有文凭的充实干部队伍,他被选作候选人之一。可一位大学同学告了他一状。那位同学为何告状呢?因我们在校临近毕业时,有个闹学潮事件:大年龄同学认为自己有教龄,有家庭负担,想让领导提高一些工资。于是暗中串联,想到省教育厅请愿。B同学得知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校领导。校领导采取措施,让大大小小的组织者做了检查。千不该万不该,领导在大会上表扬了B,这就坐实了告密者。那个告状的同学也是学潮组织者之一,当然对B有意见。有意思的是,那状告得很有戏剧性,说B读大学时,带头闹学潮。这么一调查,事情耽误了。后来他们学校开运动会,出事故死了一个学生。乡教育组本对他不满,便以此为借口,把校长给他免了。我俩关系不错,对此只能有一个字:唉!

昔日默默无闻,今日出人头地。C在校不显山露水,毕业后分到了县城一所中学。后来听人说他不好好干,被撵到乡里一所学校。在乡里学校也不好好干,人家要赶他走,在调动手续上签了字。他拿着调动手续进了市里一所学校。我明白了:这家伙其实是大大的狡猾。他一定是先联系好了市里学校,想要调动原学校肯定不放,于是不提调动的事,采用消极怠工策略,成功金蝉脱壳。后来又凭考试进了市检察院,升任处长,再后来弄了个正县级。这是我的一个好弟兄。这样的好弟兄还有几个。哈!

还有另外两类。一类是昔日才干显露,今日战果辉煌。像班长二哥,能自己出资办个私立学校,这可要真本事啊。他儿子都干上正县级了,这次聚会就是侄子出的资。副班长老弟在校就体现出综合素质颇高:组织我班同学参加校运动会搞得有声有色,学习也是尖子。毕业后历任过县委组织部长、县法院院长、县人大副主任等职,现在应该是正县级。这家伙可不是光会当官,还是个雅人。举个小例子:我的书法作品上盖的章都是他刻的。另一位老弟在校就是校刊副主编,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好,毕业时校方曾想让他留校。现在应该是正县级了,还出过书。另一类是昔日默默无闻,今日依然如故。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两类没什么故事,我就简说了。

这五类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今昔对比反差大者,一类是今昔基本一致者。这两类人虽情况大别,但说明的是一个共同的道理:成功主要靠的是强烈的公关意识,巧妙的公关技巧。这是素质啊。两者均缺或缺一种,都不行。学术方面要够用,不够用不行,但多了也没用。

补记:了解到一个有意思的情节。B同学积极参与了闹学潮事件,几次“黑会”都参加了,慷慨激昂表态。而会议结束后便去找领导报告会议情况。原来是余则成啊。如此说来,那位弟兄告他状不算冤枉人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