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考状元凤翔
高考状元凤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97
  • 关注人气:39,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庆黎说的“政声人去后”太经典了

(2012-04-22 13:59: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http://res.news.ifeng.com/dci_2011/1122/ori_4ecb90ad46965.jpeg

    今日,张庆黎当选河北省委书记。记者采访,张庆黎说了一句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我觉得,这话太经典了!

这句话的原作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朱惠民先生,但张庆黎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是非常可贵的。

政声,就是对官员业绩、品行的评判。古往今来,有不少官员在“人去后“获得良好政声。

三国时陆绩任郁林太守,清正廉洁。离任时,无甚家当。回老家过水路,物少船轻,恐疾风吹来、船体不稳,搬入一块巨石压船。此石随他一直漂至老家。后人将此石称为郁林廉石,以此纪念陆绩为官清廉。山东省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离任时,一辆130小货车就拉走了他一家的全部家当。20年了,当地群众还在称赞他。

唐代韩愈因谏阻皇帝兴师动众迎佛骨入京,被谪潮州。见潮人未知学,韩愈选派当地一位进士办州学,还从薪俸中拿出部分资助办学。他带领百姓开渠排涝蓄洪,发展农桑生产,造福于民。他带领民众驱除在恶溪中作孽多端的鳄鱼。  他在潮州仅8个月,然而,潮州百姓却永远记得他。人们把驱走了鳄鱼的恶溪易名为韩江,把江之东的东山易名为韩山,以记念这位好官。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1981年去世,但至今当地老百姓还在赞誉他的政绩和精神。每逢敬宗祭祖时节,就有许多群众祭奠他。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因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带领全县人民苦干14年,把一个荒岛变成宝岛,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敬仰。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其实,做官的谁也不希望让百姓骂。但是,有的人却只能在“人去前”获得好名声,而“人去后”就迥然不同。董卓在位时,听到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有人情愿认他作干爹。但他被杀死之后,百姓还觉得不解恨,将他暴尸街头,还把点燃的捻子插到他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为什么有的官员离任前后政声有霄壤之别呢?有个政治笑话说,某国一位领导作报告时严厉批评前任领导,这时他收到下边传来的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他在任时你怎么不批评他呢?”这位领导停住作报告,念了纸条,问道:“这张纸条是谁写的,请站起来。”写纸条的人没敢站起来。这位领导说:“你现在不敢站起来,就知道我那时为什么不批评他了。”官员在位时,大权在握,一言九鼎,人家害怕,或有求之,酒桌上、报纸上、会议上,满耳满眼充溢的都是赞誉之声。偶而有个敢批龙鳞的,也下场悲惨,谁还自找倒霉?官员下台后,没有了权力的光环,没有了官帽的震慑,人们不必再说违心之言,无论褒贬臧否,都是直抒胸臆,无须遮掩,这时候的政声才是真实的。所以有的官员下台后百姓鼓掌叫好,甚至放鞭炮欢送 张庆黎在西藏做封疆大吏时,进村入户考察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不让安排自己点,随机抽样。市县乡村领导都不许进门。在“人避时”考察政声,这是张庆黎对“人去时”的深入理解和发挥。

    官员想在“人去时”获得好的政声,就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如果以权谋私,不从百姓利益出发,专搞面子工程,就会遗臭万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