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站女子晕倒为何无人拨120

(2010-12-13 12:24:19)
标签:

李勉

开封

宋体

《搜神记》

阅微草堂笔记

杂谈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地铁站女子晕倒为何无人拨120

网帖:某市地铁站,一中年妇女突然跌倒吐血。旁边N多人围观,无人拨打12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也许有人怕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也许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更多的是想管而不敢管,怕惹上麻烦。

谁也不会忘记数年前那个故事:某市一青年在公共汽车站扶起跌倒的老太太,并送她去医院检查。不想,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折断,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那青年撞了人,要他承担医疗费。被拒绝后,老太太向法院起诉,要求青年赔偿各项损失10余万元。青年申明不是自己撞倒的。法院在无证据的情况下,竟在判决书中写道:不是青年撞的,却搀扶并把她送往医院,于情理不合。判青年赔偿数万元。青年不服,上诉。最终,双方和解。

雷锋的班长乔安山路上碰到一个被撞倒的老人,把老人送到医院,结果老人讹他,最后他被判赔老人4万元。那时,他工资低,用了10年才还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榜样事例,引得世风日下。

我们应该贬斥那些恩将仇报的人。数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一直强化知恩思报的道德观念。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名言妇孺皆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作者的父亲对一个衣着褴褛的人礼遇有加,并帮他维持生计。原来他是宋曼殊的曾孙,作者曾祖父幼时曾被宋曼殊收留。这是赞扬前辈的品格及对自己的影响。还有一些鬼魂动物故事,如结草衔环。结草出自《左传》:魏颗在父亲死后,不让父妾殉葬,而让她们改嫁。后战争危急关头,一老者系草为结,绊倒敌方追击者,让魏颗反败为胜。老者是魏颗父妾已亡之父,虽幽明殊途,恩不忘报。衔环出于晋干宝《搜神记》:杨宝救一为鸱枭所伤黄雀,雀伤愈后,衔白玉环回,化身童子赠环以报。《搜神记》中还有隋侯救蛇蛇以珠报的故事。这类故事的用意在于教育人们:受恩莫忘报,行善有好报。民族文化对于恩将仇报的行为进行强烈道德谴责。唐《国史补》记载:李勉做开封尹时,救过一个江洋大盗。数年后大盗成了县令,感到李勉恩重无能力报答,竟想杀了他。而县令派的杀手了解情况后,却将县令杀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恩将仇报者没有好下场。恩将仇报者的实质是私欲膨胀。拜金主义使人良心泯灭,前面故事中的老人和家属的表现令人心寒。

法官不仅应是懂法律的人,也应该是懂道德的人。如果法官不懂得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怀着不阳光的心理看待事物,势必会做出有悖于道德的推理。对案件的判决不仅为了教育惩罚当事人,更是为了教育惩戒更多的人。如果法官做出不合法律、道德的判决,就会起到不良的引导作用。

不过,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那些品德低下的人身上,大家都有责任。品德低下的人任何时代都有,如果以此为理由不去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情了,那实际伤害的是自己。有个朋友讲了他在法国的经历: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车开到路边,轱辘陷入泥里,怎么也出不来。路过的人纷纷停下来帮助想办法。一个农民说,你们都走吧,我来帮他。他开来一辆大拖拉机,用绳索钩住车,把车从泥里拉出来。农民说:“我跟你开一两公里。如果有问题,我带你去修;如果没问题,你就走。”开了一段,车没问题。车主向农民表示感谢,给钱人家不要。车主说:“那这样吧,你给留个地址,改天我登门道谢!”农民说:“你记住,你对我最好的感谢,就是有一天你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另一个故事是:有个人看到一个老太太在雨中受伤,他置之不理走了。后来知道,那老太太是他岳母,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了。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别人的帮助,其实就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谁也离不开他人。如果把他人看成地狱,那自己就是罪人。
    没有反省,就不会有进步;没有自责,就不能提高社会道德水准。解决社会道德沦丧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勇气和社会责任感。第一,要改变好心没有好报的状况;第二,就是好心没有好报也要帮助他人见义勇为。让女子猝病无人拨120之类的镜头别再出现或减少出现吧!   

本人参加了草根名博2010年优秀博客投票活动,请朋友们支持!谢谢!敬礼!(在投票处点击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