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嫉妒如妖:七旬老妪持砖拍死同伴

(2010-07-20 09:01: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近日,某老年公寓发生一桩奇事:一天晚上,护工王女士突然听到咚咚的响声。她循音到了一个房间,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70多岁B老太正拿着砖头朝90多岁的A老太头部砸去。王女士冲上前夺过砖块,并喊叫其他人员将A老太火速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重,受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警方讯问得知缘由:B老太被子女送到老年公寓后,心里非常失落。看到A老太的子女经常来探望父母,她的心里就更不是滋味。A老太全身瘫痪,医护人员在平时照料时稍有侧重,这更加重了B老太的心理不平衡。当晚B老太与A老太发生争吵后,就取出垫床用的砖块,砸向A老太。

        这件事情值得关注。其一,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其二,你克服了嫉妒心理,但你难免被人嫉妒。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心理是由猴王心理与报复心理合在一起形成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强烈的自我为尊意识,这就是猴王心理当与自己处于同一领域的竞争者表现得比自己优秀时,自己的猴王心理就会受挫。报复心理使人对嫉妒对象采取报复行动这里有个问题需要答复:没有子女探望的决不是B老太一人,为什么别人没有这样做呢?因为嫉妒心理的程度因人而异,克制能力也因人而异。

    嫉妒是有规律的:人只会嫉妒与自己处于同一竞争领域比自己强的人甲乙二人竞争科长职位,甲成功乙失败。乙嫉妒甲,却不嫉妒局长。B老太嫉妒A老太,也是因为她们处于同一竞争领域。民政局长条件比她好得多,她没有嫉妒。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这个妖魔会导演各种卑劣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咬死别人;让人体验不到人生的乐趣,心灵疾患引发躯体上的病疴,吞噬自己。B老太夺走了A老太的生命,她自己得到了什么呢?虽然年迈羸弱,也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一课题:克服嫉妒心理。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一是看到别人的长处。金樽明月是圈主,我在她麾下当兵。她地位比我高,我似乎有理由嫉妒她。但让我当圈主,我能管理得那么科学而艺术吗?差得远。能给她当兵我就挺自豪。贾东岸和我都姓贾,宋客和我都是教师,人家当了博乐,我似乎有理由嫉妒他们。但人家6年前就在网络声名鹊起,我6个月前才学打字。人家拿我当朋友我就很感动。这样一想,还会嫉妒吗?当然生活上要看到自己的长处。B老太比A老太身体状况好,又比她年轻20岁,跟她比应该高兴才是。再是善于长进自己。个故事是这样讲的:老师在地上画了一条线,问学生:怎样把这条线变短呢?学生把线抹掉了一节。老师摇摇头,又画了条更长的线,说:与这条线相比,原先那条线就短了。做人也是如此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使自己比别人,好办法不是把别人截,而是让自己更长。有个朋友说,别人发文章多,把资源占完了,他的文章发不出去了。可这位朋友一篇文章中一个常用字写别6次,并且是犯同一种错误,这不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吧。嫉妒别人埋怨编辑都没用,还是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水平吧。B老太应给自己子女做工作,让他们常来探望,而不该往茄子地里想。可惜她没早读我这篇文章。
        B老太是在与A老太争吵后操砖拍人的。如果没有这次争吵,B老太只限于心理不平衡,也许不会有这样过火的举动。死者为大,我们不能指责A老太。但我们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客观地说,我们克服了自己的嫉妒心,却无法避免别人嫉妒自己。如何消除别人的嫉妒呢?孔子说:“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情;富有四海,守之以谦。”被簇拥在鲜花与掌声中时,需谦虚、谨慎。对别人的嫉妒要佯装愚笨不晓,不必锱铢必较,要以德报怨,爱心感化。嫉妒者发出挑战,要退避三舍,以适度忍让求同存异。嫉妒者隐含有悲观情绪,所以要鼓励之。有些嫉妒是误会产生的,需要沟通。

    以养老院事件为镜子,告别嫉妒,远离嫉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