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先生:
您太“油菜”了!您的作品构思奇特巧妙,语言泼辣幽默,读来是一种享受。我有个要求:以后春晚前您写几篇,春晚时我去拜读您的佳作,就不去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了。
文人之交无非是谈写作。我有一些想法,想跟您谈一谈,请您指教。声明两点:a、有些话只适宜给小学生讲,跳着读,免得浪费时间。b、有些想法害己又害人。您也不会中毒,说不说无所谓。
开扯。
一、想写出好作品,要用生活和写作才能这两条腿走路。闭门造车断然写不出好作品。契诃夫跟福楼拜学写小说,福楼拜叫他每天到外边转转,把见到的东西写下来。契诃夫《羊脂球》一举成名,是因了这些基础。许多作家的成名作都是自传,如《红楼梦》、《青春之歌》。正是因为您有了在东北小城的经历,才写出了那么多有声有色的文章。但同样生活在那里,为什么别人写不出作品呢?这是写作才能问题。懂得哪些是可写的内容,知道如何布局谋篇,明白怎样把语言写得准确生动,这些都属于写作才能。写作才能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天才加勤奋等于成功”这句老生常谈的话是正确的。
二、想写出高质量的作品,要用文学素养和非文学素养两条腿走路。这里说的非文学素养,指语言文字学范畴的内容。我当过专业作者、编辑,也当过语文教师。接触的这几类同行都是整日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却大不一样。专业作者文学素养好,其中部分人非文学素养也很好。但不客气地说,省、市、县三级专业作者中,非文学素养不能差强人意者大有人在。这些人写出的作品靠编校把关。如果编校水平低或欠认真,变成铅字的作品便保留了错误。而语文教师中绝大多数人非文学素养是可以的,但许多人却拿不出能达到县级报刊发表水平的作品。因为他们缺乏文学素养。有的专业作者不重视加强非文学素养,怕耽误时间影响创作;有的语文教师从来不写文章,怕人家说不务正业。我觉得这是怪事。没有肯为他人做嫁衣的人帮助,作品就拿不出门,这算什么作家?自己都不知道怎样写出好作品的语文教师,能指导学生写出优秀文章吗?
我拜访过许多朋友的博客,从中大获裨益,但也发现为数不少的朋友在用一条腿跳着走而不自知。这种不自知会使这些朋友勤勉N年笔耕N万字而依然单腿跳!文学素养的提高靠对优秀作品的领悟和创作实践的感悟,非文学素养的提高靠学习和训练。我自知两条腿都很瘦弱,但我愿意通过训练使之强健。作家中如郭沫若,教师中如沈从文,都是两种素养俱佳的,值得学习。从您的博文来看,您文学素养特好,非文学素养也很过硬,我也要向您学习。
三、想有名气,要靠作品和宣传两条腿走路。有人想出名,却不在作品上下功夫,采用一些不光彩手段,这是不足取,也是行不通的。作品过硬了,不会宣传自己,也不可能有名气。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许昌籍艺术家提出“内方外圆”的说法。“内方”,即自身艺术素养要过硬;“外圆”,即善于宣传自己。我前一条腿不健全,后一条腿残疾。我为愉快而写,不为名气而写。我不排斥名气,但将某些人为名气而做的事视为龌龊行为。我会有名气,但不可能有大名气。不知您对此问题如何看待。
胡扯完毕,敬请赐教。
顺祝
博客越来越火
凤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