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考状元凤翔
高考状元凤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97
  • 关注人气:39,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肉夹馍·姥姥·进拱喂

(2010-03-25 07:46:28)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旅途撷卉)

 

这个题目可能让人莫名其妙。看官莫急,听俺慢慢道来。

我在街头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羊肉夹馍”。第一反应为:这是一种肉在外馍在内的特色小吃。但走近一看,是馍在外肉在内。职业习惯让我犯起了琢磨。若按现代汉语习惯,应表述为“夹了羊肉的馍”。这绝不是卖馍的搞错了,因这个名称是沿袭下来的。那就是说,这是古汉语名称。“羊肉夹馍”即“羊肉夹于馍”。“于”做“被”讲,这是个介宾短语做状语后置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即“羊肉被馍夹”。没想到在市井里见到了古汉语的遗留痕迹。

我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时,了解到武汉地区有一种“随子称”的习俗。小朋友的姥姥从乡下来了,这家人所有成员都随着小朋友称老太太“姥姥”。在这栋楼居住的人,无论两岁的小孩子,还是80岁的老人,见了这位老太太都喊“姥姥”。甚至老太太的老伴从乡下来了,也叫老太太“姥姥”。“姥姥”成了她的身份、职务,而不再表明关系。我想,存在的东西会有其合理性。这种做法确有优点。例如老太太70岁,邻居50岁,而两人的儿子年龄却相仿,怎么叫就费掂量。“随子称”来个一刀切,方便多了。

小孙女贾人舞一岁多刚学说话时,常有她自己的创造。她把电话机和手机都称做“喂”。我想这是有道理的。这是抓住特点命名,就像“即时贴”、“粘得牢”、“哥俩好”(一种粘合剂)等。我抱着她在街上玩,他会指着前边的公用电话说:“前喂。”“前喂”即“前之喂”,这是个省略助词的古汉语句式。也许这正证明了古汉语在语言发展中的儿童状态。有次她在家属院连说“进拱喂”,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带她在校园玩,她指着喇叭说:“进拱喂。”我想了想,明白了:她认为喇叭里拱进去一个人在说话。这是根据她的理解及她对此物特点的总结为之命名。

以上三个例子有的是古汉语的传承,有的是民间习俗的沿袭,有的是儿童的创造。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证明着我们民族语汇和表达方式的丰富,并在丰富着我们的语汇和表达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