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梅花已开

(2013-01-31 14:02:45)
标签:

家乡

春天

文化

分类: 散文

 

  听姐说,家乡的青梅花开了。我于少年时离家,现在才知道家乡的青梅与北方的腊梅是同一时节开花的。
  
  梅的寓意都是美好的。不过,与腊梅象征冰洁、坚贞不同,此时在南方盛开的青梅花看来却有报春的意味。南方的冬天绿意不泯,但毕竟是腊月,万物仍然处于冬藏的自然习性之中,这个时节看到的绿意,内敛、低调甚至有些萎悴。即便如此,春已经在萌发,并且迫不及待地发出它的气息,于是青梅花开了。
  
  可以想见,田边溪头、 满山遍野,都是那洁白的小花,远望霜雪压树,近看星点纷繁。 此时的气象晴雨不定,晴时山雀声脆,雨时轻雾迷蒙,它们都为青梅花增添了情致。
  
  如此美景下,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就没有听说过什么赏梅寻春的雅事,不知为何。是因为青梅乃果梅而非纯粹供观赏的花梅,就让人看轻了? 亦或是因为南人无趣、凡人无心? 本来,中国人是有很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就是中国人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和艺术上的诗情画意――中国的诗词曲赋归根结底都是浪漫主义的文学,而中国的传统绘画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理想和想象。没有了浪漫,中国的文化将变得十分沉重而缺乏美感。
  
  因为自小缺少了浪漫的引导,我历来分不清梅花与梨花的不同,甚至在去年春节回乡时还将梨花误识作青梅花。这也难怪,那梨花远望与青梅花无甚差异,也是一般的皎洁似云海,一般的雀飞雾迷,只不过多了些蜂飞蝶舞。我也还是有一些浪漫心的,听说那是梨花后,还乘兴赋词半阕,不过如今仍记得的只有一句:“谁惹梨花飘满地,是蝶飞。”之所以是半阕词,好象是因为那词方成半阕即遭遇一败兴事,就此没有了心情。可见,浪漫之心是比较脆弱的。
  
  梨与梅,花相似、果殊异。梨大如拳头,梅则小似拇指。梨与梅子都是盛夏解渴的良物。不过,梨以其甘甜的果汁解渴,是以外补内; 梅子则以它的酸味让人口嘴生津以达到解渴的目的,是人的自补。 曹操的“望梅止渴”,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梅子的这种功效。
  
  说到曹操,不能不提到他的另一个故事,即“青梅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是以青梅佐酒之意,而非将青青梅子与酒相煮,否则那味道必然是苦涩交加。煮酒,当是米酒酿成后的最后一道补充工序,可有可无。不过,我们家自酿的青红米酒仍然是要煮一道的,一来利于保存,二来口感更醇厚。
  
  曹操莫名其妙地邀刘备作客, 在炫耀了他曾经于盛夏时节让将士们“望梅止渴”的智慧后说道: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小亭里,一盘青梅,一樽煮酒,二人论起了天下英雄。想来曹操也需要知己,而在他看来能够成为知己的惟有刘备一人,只是刘备对于曹操的感觉却只有与虎同眠之危而无惺惺相惜之谊。青梅佐酒,其味如何?恐怕没有几人愿意尝试。还有,为什么要以青梅佐酒?似乎也未见有人论证过。不过,古人有盐梅一说,用以比喻国家贤良。至少在上古时期,梅与盐是庖厨间不可缺少的重要佐料,梅子那时起的是醋的作用,因此有盐梅一喻。不过,这种梅子应当是腌制过的,去除了苦涩味,且能长期存放。
  
  曹操是具有英雄气概的政治家,大气豪迈,却也因此未解青梅的婉约。梅子青青,灼灼其情。青梅并非只有英雄情结。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的这首《长干行》,赋予青梅和竹马以两小无猜的爱情诗意。 李清照的《点绛唇》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其意却又是对诗意爱情的渴望。
  
  不过我以为,最优美的青梅诗句当是南唐冯延巳的“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这里不是以梅花比美人, 而是以尚未成熟的青青梅子来描写少女自然天性之美。青梅如豆、年华青涩, 在暖风三月丽人天里踏青赏春,不是更见青春方长、蝴蝶待飞吗。
  
  一个十分普通的青梅,能够贯古通今、充满诗意,真让人感到生活的美。这种美,是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文化之美。
  
  呵,家乡的青梅花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鸡犬几曾相宁
后一篇:烤地瓜的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