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难渡
(2012-09-20 12:28:35)
标签:
福建爱国偷渡乡情文化 |
分类: 小说 |
闽地山多地寡, 俗谓“八山一水一分田”。衣食难以自足,
故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者古即有之,明清以来尤众。福建以侨乡著名,其实浸透祖辈的无数困苦和血汗。在国内辗转流落的还好,毕竟有路途可返乡;那下南洋的,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做劳工、垦荒田,筚路蓝缕、艰辛创业,能够留得性命、熬出一份产业者,百不足一。明清时,官府不允许生民私自出境,因此能够下到南洋的,多系非法越境,按今人说法,即是偷渡。可见,闽地偷渡是有传统的。只不过,星移斗转,今日闽人偷渡的去向已非以挖矿、种植的初级产业吸引祖辈的南洋,而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洋了。
在美国的纽约城,有一华人小邓,早年来此地谋生,迄今已逾廿载。 小邓是如何来到美国的,
已经难以考证。初来时,小邓自然也是起早摸黑打工挣钱,餐馆洗盘子、衣厂学女红,工地忍曝日、地摊贩廉物,凄凉徬徨与其他华人无异。多少年下来,凭着勤奋和精明,小邓渐渐发达,做出了大产业,在当地华人圈中已是知名,于家乡中人也是口碑相传。
闽人重乡情。在异乡遭遇,多相帮衬,一旦自身境遇好转,则返哺乡中,提携亲朋好友。小邓虽已发达,尚怀此道。
这一年夏天,又有一乡亲自国内来到纽约华埠。得乡亲电话联络,小邓即派司机接来相见。
甫见之时,小邓颇感心酸。乡亲衣裳褴褛、瘦若薪柴,行无气力、形容悲惨。原来,乡亲自离乡之后,历时近半年才到达纽约。期间,曾匿于船舱货柜中十数日不见天日,也曾拘于加勒比岛国监狱呼天地而无声。才脱海匪之踪,又遇飓风之险。历尽艰辛,九死一生。以为山穷水尽此生无望,却又柳暗花明苦尽甘来。终于,乡亲与其他一些难客在几天前进入美国境内,与接引者接上了头。又经过一段心惊意躁的路程,终于在今天来到了这个寻梦天堂。小邓方才接到电话的时候,乡亲还喘息未定、旅尘未落。
小邓于接待此等乡亲颇有经验。他先是带乡亲到中餐馆饱食了一顿,然后带乡亲买了几件合身衣裳,最后又让乡亲沐浴了一场。如此一番,乡亲回缓气色,恢复精神,指点睥睨,豪气重现。
此地可有五星红旗?言谈中,乡亲忽问小邓。
小邓有些愕然。默想半日,道:随我来。
上车之后,小邓嘱咐司机:上联合国总部。
经过一路花花绿绿的繁华世界,乡亲随小邓下车。抬眼一看,眼前一四方大楼状如常见的火柴盒,楼前一横条广场上有路人徜徉。广场临近马路一侧,一时数不清的旗杆上,挂着一时数不清的旗帜。
乡亲顺着小邓手指之处望去,恰好一阵风吹来,众旗飘扬不止,其中一面红底黄花煞是亲切,可不就是五星红旗?
乡亲紧抢几步,来到五星红旗下,“扑通”一声跪倒,放声大哭,也顾不得边上行人诧异的眼光。
哭够多时,乡亲站起身,抹了抹脸,醒了把鼻涕。
走吧!
二人登车回程。
我从小邓处听到此笑谈,是数年之后。
此辈平日在国内,哪个不是恨爹骂娘。一朝离家,却又如此不舍乡情。小邓道。
我听罢,也有些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