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情 |
应禁止组织中小学生捐款
江小鱼
和家里人电话,聊了一会,话题自然转到了四川事。母亲说,我那尚读二年级的侄子,他学校组织捐款,家里人给了他二十元,他忿忿不平,说不少同学是捐五十、一百的。他嚷着要一百元。
我于是便找侄子聊了会儿,试图劝说一下他。我跟他说,你现在还读书,没有上班,赚不了钱,所以是不必去捐款的。灾区的小朋友有国家的救援,国家所用的钱就是来自平时人们缴纳的税收。并且,你也不知道那些钱会去到哪里,如果他们半夜把捐款箱拿回家,去买东西吃。你能知道吗?
侄子说,嗯….但是,如果不捐款或者捐得少,老师是会批评的。
我顿时无语。
我实在不知道应该再用怎样的词汇,向一个年仅8岁的孩童再作解释。我只好说了些捐款不能攀比的废话。我也想,我对他所说的这些有何用?让他一个8岁的孩子去承受老师的白眼和同学的闲言杂语?
我实在是出离愤怒了。在我的家乡,一个尚属广东贫困山区的地方,七八岁的孩子捐了二十块会被认为太少,我不知道那些本来困窘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应该怎样承受孩子的责问,又怎样让他们年幼的孩子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而这些目光正来自他可亲可敬的老师和一起嬉戏玩耍的同学们。那些家境较为富裕的,家长“为了孩子”,可能会给多点钱让孩子捐出去,让孩子在老师心中有个位置,在同学中间有面子。老师论钱赏功,表扬那些捐钱多的学生,而那些捐钱少的,只能低着头,感到羞愧,回到家里,会和父母闹脾气。
而孩子们的老师这样做,是因为他要向校长交待,他要和其他班级的老师比较。捐得少,在校长那里不好交待;老师们的校长这样做,是因为他同时要和其他学校较劲,他们要向教育部门负责人交待;…
如此下去,构成了一个扭曲人性的制度。当中每一级的人,都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去为他们的行为辩护。他们接收到上面传递下来的压力,又心照不宣地把这个压力往下传递下去。我看见一个荒唐的景象:无数的孩子在底下,上面逐级压着一群大人。他们只是为了要给上面一个交待,而不惜把孩子都压在底下。这种境况,是比地震当中因劣质校舍而导致孩子被压在下面更为恐怖的。因为地震尚有无法预测无法躲避的天灾因素,而对七八岁的孩子也进行逼捐,是属于制度上的人祸,会严重扭曲了他们尚幼稚的心灵。人性沦丧,是人类本身最大的悲哀。
天灾无法躲避,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的一点,就是为了孩子,应该从现在开始,禁止组织中小学生捐款,还他们一个自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