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 VS 人文学者
人文学者强调民主和平等,经济学家强调自由。
经济学家讲道,人文学者说德。
人文学者骂经济学家没良心,经济学家骂人文学者没脑袋。
经济学家要“妙手著文章”,人文学者要“铁肩担道义”。
经济学家是为结果寻找原因,人文学家为原因寻找结果。
经济学家说今天发生什么事情,是因为昨天做了什么;人文学者说如果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就会发生什么。
经济学家习惯用句号,人文学者习惯用叹号。
人文学者说譬如广泛的医疗和教育的福利制度,可以保护那些没有能力的底层人,从而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经济学家说福利国家制度其实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使这个社会无效率。
人文学者和经济学家同时谴责政府。人文学者谴责政府办事不够有力,经济学家谴责政府过多的办事。比如贪污腐败,人文学者会说政府惩治力度不够,经济学家会说是因为管制太多。
经济学家有个终极问题:既然所有人都是自我理性的,那么他们所说的有什么用呢?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我理性,所以这个世界没人能够改变。因此制度也是所有人理性的选择。也就是说经济学家最后一定会索然无趣,因为他们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解释的。
人文学者的终极问题是:他们说了一辈子人性,最后他们发觉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竟然是:人是什么东西?
所以经济学家死了,肯定是无聊而死的;人文学者死了,则一定是困惑而死的。
而无论经济学家或者人文学者都是天生的。鉴别方法很简单,有些人出生就酣然入睡的,而大多数人出生就号啕大哭。前面的人就是经济学家,而人文学者无疑属于后一类。他们一个因为知道这个世界太无聊,所以干脆睡觉,另一个则因为有太多的困惑而感到恐惧,所以哭。这也是这个世界经济学家比较少而人文学者很多的原因,大多数人一出生是号啕大哭的。
假如你既不是人文学者,亦非经济学家,不妨来招班门弄刀。和人文学者谈下经济,和经济学家谈人文,说不定你一不小心就既变成了经济学家里的人文学者,又变成人文学者中的经济学家。就譬如你去教伏明霞游泳,去教索普跳水一样,过瘾是挺过瘾,但并不代表你游泳或者跳水技术好。我们的老前辈孙膑教田忌赌马时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招,拿自己的强项跟别人的弱项比,怎能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