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民航旅客非法干扰行为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一)

(2005-12-31 10:28:01)
分类: 职业心得

众所周知,飞机飞行的安全,除了驾驶员正确驾驶之外,还离不开航管部门的正确指挥和引导以及机场等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而旅客也是确保飞机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劫机、炸机等恐怖事件的发生,多是由于旅客引起。美国“911”事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当前,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加强了机场和飞机的安全保卫工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旅客在乘坐飞机过程中,由于不太了解航空飞行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常识,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或者在机场、飞机上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结果对飞行安全造成了非法干扰,不仅害人害己,同时也对航空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隐患。所以,旅客的非法干扰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旅客非法干扰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

什么是“旅客非法干扰行为”?具体的说,就是旅客违反有关航空安全的规定,危害或足以危害民用机场、航空器运行安全或秩序,以及有关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行为。

非法干扰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法干扰行为包括三类:

第一类:劫、炸机等恐怖行为。具体是指在《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规定的实施或者企图实施劫持、爆炸航空器,袭击、爆炸机场等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罪行);

第二类、可能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包括:

1、            当面威胁或电话威胁劫炸机;

2、            未经许可进入驾驶舱、企图打开驾驶舱门;

3、            违反规定不听机组劝阻;

4、            在客舱洗手间内吸烟;

5、            殴打机组或威胁伤害他人;

6、            谎报险情、危及飞行安全;

7、            未经允许使用电子设备;

8、            偷盗或者故意损坏救生设备;

9、            违反规定开启机上应急救援设备等;

第三类、扰乱秩序的行为,包括:

1、            寻衅滋事、殴打乘客;

2、            酗酒滋事;

3、            性骚扰;

4、            破坏公共秩序;

5、            偷盗机上物品、设备;

6、            在禁烟区吸烟;

7、            冲击机场、强行登占航空器等。

狭义的非法干扰行为就是指上述第二、三类行为。笔者在这里

阐述的主要是狭义的非法干扰行为。

二、当前旅客发生非法干扰行为的现状及影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乘坐民航班机出行和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旅客发生非法干扰行为也有逐年增多之势。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第二类非法干扰行为中以旅客在机上吸烟、在飞行途中使用移动电话、偷盗(破坏)机上救生衣的行为居多。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旅客说话不注意,或乱开玩笑,谎称机上或行李上有炸弹的非法干扰行为在各大机场也时有发生。就在“911”事件发生之后,在民航中南地区的海口、桂林、武汉三个机场还相继发生了三起,其中的个别当事人也是经常见诸报端的知名人士,由此可见,旅客非法干扰行为迫切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笔者仅以所在的工作单位海口美兰机场为例:1999年,海口美兰机场公安分局查处非法干扰事件12起,其中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的2起,机上吸烟的8起,偷窃机上救生衣的2起,缴获救生衣2件;2000年查处非法干扰事件30起,其中机上使用移动电话5起,机上吸烟10起,偷窃机上救生衣14起(收缴救生衣14件),谎称飞机上有炸弹1起。今年1—9月份,民航中南地区各大机场共发生非法干扰事件52起,而美兰机场就查处了37起,占整个中南地区的71%。其中机上吸烟12起,偷窃或故意损坏机上救生衣11起,飞行途中使用移动电话6起,谎称飞机上(或行李中)有炸弹的2起、扰乱航空器内秩序3起,不服从机组安排的2起,违反规定开启机上救援设备的1起。应该说,美兰机场公安分局查处的飞行干扰行为在全国各大机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