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戏部落 |
分类: 4U聚焦 |
喝水的蚊子喝水的蚊子:(4U虚拟经济社区运营 QQ:383333516 )
最近几个月当中各大收货商都做了多次业务调整,先是视频验证,再到马甲的库存登记,日前SV也针对性的对自己的业务模式做出了调整,采取采购+库存的模式。就其根本应该是顺应市场变化,那么现有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的发展,以及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作为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项目经理(网络游戏行业业内人士)
能够简单的介绍一下么?什么是采购 + 库存么?
喝水的蚊子
SV中国将在2007年9月11日18:00对采购平台进行调整,调整方案如下:
1.
交易方式变更为:A.发货给SV中国
B.发货给国外客户。两种交易方式的采购数量不同,价格相同。目前只采用发货给客户一种采购方式,发货给国外客户采购量较大。交易方式为当面交易。
2.
网站公开按游戏,服务器划分的需求总量,目前可下单数量量。供货商可下单数量为:可下单数量。根据交易方式不同,采购量不同。需求总量与可下单数量实时更新。
3.
下单后需联系相应服务器的采购QQ,由QQ负责协调交易。
4.
未开放的需求,可联系SV中国WOW采购QQ进行预约,由供货商自行决定。
5.
供货商可选择是否登记库存,对已登记库存的供货商,SV中国优先采购。
6.
下单后的交易时间为10分钟内,届时超过交易时间的订单将被取消,请供货商严格遵守交易时间。
7.
交易后客户会给出交易密码,供货商需记录交易密码,提交到SVCN。提交交易密码将省略验证过程,订单直接结算,对于无法提供交易密码的供货商,需提供交易截图,同时我们将与客户联系进行验证,结算时间会有一定的延迟。
圣者(IT撰稿人,从事网络游戏虚拟经济研究 http://blog.sina.com.cn/m/shengzhe)
SV这个流程估计很多工作室都已经知道吧?不是他好像才刚刚开放。之前只是发了个公告。现在尝试的工作室不知道多不多。我看SV的这个新流程主要有两个重要点:1、库存。2、移交。就是登记库存--》等通知--》移交。以前都是提交交易前暗码。这个方法无疑更安全。
喝水的蚊子
后面为保证用户安全加了个交易密码确认确实挺有特色。我估计是他们在国外的网站做了相应的流程,玩家下单时候直接给出一个交易密码,在移交后要把这个密码给工作室,工作室才能收到钱。不过这样做对工作室来说是不是有点危险。如果出现恶意交易怎么办?就是玩家拿到游戏币以后,不给你密码,这时候怎么办?
学海无涯(网络游戏虚拟交易工作室经营者)
不给密码不点确认……工作室不提交交易密码就拿不到钱。这个密码确认,很明显是在保护玩家。工作室不发货,玩家也没什么损失吧?最多玩家会找网站再重新找一个交易。
用心聆听(虚拟交易业内人士)
其实这个系统流程和淘宝是一样的意思。只有提供更多的安全性给消费者,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进行交易。但是工作室投诉拿什么申诉?图片?
圣者
用心说的对,这应该是一个市场趋势。说明当前市场产币工作室多,买货的玩家少。所以SV才出的这种政策。在申述方面工作室应该会用截图之类的吧,但就像蚊子说的这个政策,确实是趋向保护玩家的。
喝水的蚊子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他虽然采用了这种C2C模式,但是感觉上他的收费模式还是差价模式。如果是中介模式的话,应该按照交易额比率收取手续费,但是SV当前的手续费收取方式应该是阶梯定额吧。他每天给个定价表,你觉得合适你就录入库存。
圣者
他是C2C的移交模式,价格模式上还是B2C。好像不像是收手续费的。而是定价等级库存。这种利润高。
用心聆听
他有什么值得可以收手续费的?这个模式会比采购模式的价格高些。不过他的移交过程,跟4U的直销很像。
圣者
SV这个模式相对于传统B2C已经好多了,有很大的改进。
喝水的蚊子
实际上,很有效的降低了网站的运营成本。并且几乎实现了无风险经营。把交易的整体流程额外环节缩短了。
深度(虚拟交易业内人士)
这样的模式增加了他们最近的工作效率
还有减少了网站自身风险。下家承担的风险和原来一样。
ツ玛斯塔シ(虚拟交易业内人士)
仔细思考一下.确实..
但网站的风险小了。反正下家都是要交易一次。
喝水的蚊子
实际上,下家承担的风险应该是降低了吧?你想啊,你跟一个1级小号交易1000G容易封,还是跟一个玩家的70级大号交易容易封?深度说的对,加快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风险,平台完全不需要去考虑封号风险了。补充一点,也降低了运营成本的投入。
圣者
马甲移交方式不是也和SV类似么?一样封的厉害。不过也不能说平台就没有风险了 SV不用囤货的模式,如果有玩家来买货,除非SV的货流特别大,否则肯定没有以前交易的快就是了。所以SV要用这第七条来保障玩家是有道理的,SV知道他应该服务谁。但是,工作室的收益到底会加大多少?
深度
还是以前的模式
只是方式不一样了 当时马甲的库存登记
可能是由于交易频繁,而且个人用户的利润并不高
但是要浪费不少时间去处理,想走的是重点对待大户型的工作室。。现在SV的还没看出什么矛头呢?看交易价格还是按以前的来的,只是形式改变了,工作室收益上没有变化。网站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了,但是工作室的收益并没有增加。但是有一点对工作室好的就是交易时间上有了灵活性,不怕有货没法挂单的情况了。
圣者
挂上也不等于就卖出去了,得排队。这样以前工作室每天集中一小时出货就行了,现在必须一直盯着
。
喝水的蚊子
工作室要按照玩家要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移交。而且由于SV的结款模式依然是差价模式,所以感觉上工作室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依然没有明显抬升,依然对价格没有控制权。
ツ玛斯塔シ
问一个话题外得问题.行么?B2C
会不会转变成C2C?我觉得SV不会变成C2C平台。C2C价格竞争更激烈。
喝水的蚊子
C2C价格竞争激烈指的是工作室间定价,那种情况下,价格如何跟网站关系已经不大了,定价权在工作室和玩家手中。网站收取手续费而已。C2C上砸价是工作室的经营问题了。C2C模式下,网站本身是无法控制价格的。C2C的价格说白了就是工作室自己定价,工作室如果还砸价肯定是疯了,他们活不活了?
圣者
C2C模式信誉是一道门槛,有砸价的不等于就有敢买的,B2C至少信誉要比C2C的交易用户更可靠些。所以能砸价。工作室肯定会砸
但一砸就会被人以为是黑货之类的。
幻幻(虚拟交易业内人士)
自己定价!!!弊端太多?如果想快点出货,就得把价格调低。但是如果砸的话,到最后也只有做黑货的工作室有生存能力。如果只有少量的人去砸,那形不成气候。
圣者
做白货的跟着黑货去砸,那就是傻。至少得盘算自己成本再定价。到时候黑货工作室和正常工作室应该会形成一条价格分水岭。
喝水的蚊子
淘宝上卖币的工作室还少么?可是最终价格一样停留在一个大家认可的幅度。所以,即使互砸价格,但是大家一样会最终形成价格心理承受底线。砸价也未必是坏事,是对工作室经营者,经营方式以及管理能力的考验。
圣者
我要是玩家
我宁可多花钱买白货。其实砸价这个循环中是存在一个误区。以前很多人一直认为游戏币是同样的东西,仔细分析则不然,黑货和白货是不一样的。有人敢砸价就说明有超产的现象发生。
幻幻
玩家怎么确定是黑货和白货?
比如金币本身,不存在好与坏,就是价格高低的问题。
凡迪之父(虚拟交易业内人士)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另外价格、信誉、都可以作为依据。不排除黑货买白货价的可能,但黑货没听说还有敢屯——黑货怕封,急于脱手。那么黑货价格会很低。所以我说互砸会冲击市场!!!严重影响白货!!!
喝水的蚊子
不会影响白货销售,收货商不在乎黑货,玩家可在乎。如果你觉得你买的币有问题你可以投诉,投诉到运营商那里,运营商有义务帮你做数据检查。市场自由化的情况下,良莠不齐,我们只能依靠自觉。我才发现……
跑题了。
ツ玛斯塔シ
都是相关的,也不算跑题。C2C不是一家就能说得算的。B2C变C2C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存在即合理,慢慢看吧。
喝水的蚊子
SV这种模式如果不能给工作室带来很大的好处的话,那么工作室的生存环境仍然不会有太大的转变?这种模式为它自身带来的好处我们刚才都说了,是很明显的。
圣者
但SV模式的循环还是很好的:服务买家——得到更多的订单——吸引更多的工作室。这说明一个规律,其实无论B2C还是C2C,
服务好买家才是关键。
ツ玛斯塔シ
我感觉工作室不会反对直接给老外发货。工作室得到和老外相处的机会,说不准还能拉来作为自己的固定客户呢。现在工作室也都有翻译,何乐而不为?
幻幻
不排除买家和卖家的好处,至少表面看到了。他既然推出这样一个平台,肯定是首先要为自己利益去考虑的。
喝水的蚊子
成本降低=SV自身运营成本的降低,加快效率=SV自身运营效率的提高,降低风险=SV网站运营风险降低,这些都是网站本身获得的好处,而对于工作室来说,利润空间扩大,销售灵活性增强。
圣者
要我说这利润也没什么扩大,但这种模式能让更多的收货商活下来,对行业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工作室有地方出货,不至于倒闭。现在还有太多的工作室更多只能产,销却存在问题。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么多像B2C、
C2C的网站了。渠道过多也未必是好事,毕竟最终买家人群数量有限。
喝水的蚊子
但是SV目前虽然交易流程采用C2C信息发布和移交流程,但是收费模式依然是差价模式,工作室并没有定价权,这点确实对工作室很不利。不过只要有玩家在,多少币都能消耗掉。C2C价格战是隐患。
OK,那么今天的4U聚焦到此为止,咱们大家期待下一期的4U聚焦吧~~
HOHO
编辑小结:
渠道是生存在生产基础上的,所以如果不能够给生产足够的发展空间,渠道也将咀嚼苦瓜。其实只是提醒虚拟交易市场现有的渠道商们,虽然现在的产业链架构上,渠道占领主导地位,但是一旦产业链底层的生产商们活不下去的话,渠道也将随之失去作用。所以,作为渠道商,应当或多或少的在利益上做出一些让步,让生产商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渠道现在的利润薄是因为渠道自身运营模式有问题,运营成本过高造成的。
前一篇:海外游戏巨头称:暴雪应该出售金币
后一篇:WCG2007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