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母亲节,匆匆24小时的北京工作之旅后,回家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务中,度过了如常的一天。
作为一名母亲,一路走来,对儿子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情愫与牵挂一直萦绕在心中,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深夜,在心潮起伏不能平静的时刻,只要想到自己是一位母亲,心中就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生活中所有的委屈、不快和郁闷都渐渐释放。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都可以改变,但是自己是一名母亲这一事实却是永恒的,这份亲情陪伴着我走过了那么多起伏的日子,成为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母亲就意味着爱心,一份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爱。十四年前的那个炎热的夏日,就在被证实怀孕的那一刻,便意识到一条生命就孕育在自己体内,从此生命将不再和他分离,从此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从此对他的爱将伴随我的一生。
怀胎十月,正是我从学校迈入社会和大家庭这所大学校的初期,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单位和陌生的大家庭中,在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同时,肚子在一天天增大,小生命在茁壮成长,我小心地呵护着这个生命。开始,妊娠反应是那么强烈,但是依旧硬着头皮逼迫自己每天吃着不合胃口但是有营养的食物,每天早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加上淀粉的日子坚持了整整10个月;记得到了六个月的大冬天,不小心感冒了,开始担心药物和剧咳的震动对小生命的不良影响;记得前四个月,从孔浦到单位的那条路上,有我在自行车上单程半个小时的骑行,后来肚子日益鼓了出来,801路公交车上我又成了常客。虽然整个怀孕过程胃里一直不适,一直不忍异味、呕吐,就像是生了一场叫不出名的病来,但是,一想到在自己的身体里孕育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感受到他每日每夜频繁活跃的胎动,尤其是在医院里检查时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一切的不适都烟消云散了。相信那个冬天,身着一件红呢短大衣走进永寿街1号报社小院,沿着那段露天楼梯走进二楼发行部大楼的身影我不会忘记,那记录了一位母亲最初的历程。
儿子出生在春寒料峭、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4月初。记得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儿子呆在妈妈温暖的子宫内迟迟不肯露面,依据医生的建议,有些忐忑、有些害怕、有些期待,我走进了手术室,进行了生平第一次开膛破肚的大“手术”。一切顺利,正好7斤的健康小子诞生在三院那间不大的手术室里。乌黑茂密的头发、蒜头似的鼻子,那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白白的皮肤、眼睛下若隐若现的眼袋,这是妈妈的影子;还有那微闭不肯张开的双眼……我挣扎着睁开还处于手术麻醉影响中的双眼,看着这个陌生的小家伙,心中油然升腾出一种母性——从此,我们俩的命运就紧紧相连了。
儿子是那种从一开始就分得清白天黑夜的娃娃,因此我少了在黑夜中抱着他踱步的记忆。但是初为人母的我是那么年轻不经世事,我的母亲请假从千里之外来到了我的身边,帮我度过了慌乱紧张的第一个月。一切从零开始,学习母乳喂养孩子、换尿布、为孩子洗澡、洞悉儿子的冷暖……因为没有经验,母乳脂肪太多,儿子有生理性腹泻,我居然在两年后看了一本杂志才知道;因为没有经验,在儿子4个月大添加辅食时,由于我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一个不小心竟让他开始了一个多月的腹泻,在四处求医后,总算凭着鼓楼医院的激光腹部点穴,医好了他严重的腹泻,至今我内心充满了内疚。
更多的日子充满了甜蜜的回忆。在孔浦的两年中,儿子牙牙学语,10个月发出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蹒跚学步时,踉跄地在那植物繁盛的院子里摔了好几跤;他六个月就能顺着大人的发音找东西;我一有空就和他一起读书、学知识、讲道理、听故事,养成了儿子至今有理有节、顾全大局的个性……
后来,我们搬了家,幼儿园就在小区。两周岁半不到的小小男子汉提前进了幼儿园小小班,第一天上学,他不仅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嚎啕大哭,而且发明了“老师妈妈”这样的新词,使全班的孩子都用上了这个亲切的词。幼儿园是儿子成长的基石,正是在那里,他开始认识了汉字、学习了英语口语,还获得了珠心算证书,更重要的是,他的个性自由健康发展,度过了4年宽松有意义的生活。
从儿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刻起,每天的接送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早上早早起床做饭像打仗一样地催儿子“起床、动作快点”,送儿子上学后,就急匆匆地赶去上班。在那个小小的陋室里,在小区那座人工小山上,在幼儿园大型的游乐玩具旁,有着许多温馨甜蜜的时刻。
接着又搬进了宽敞的新家,儿子也上了小学,早上依旧早早地送去学校,下午在接回家,忙碌着买菜烧饭洗碗,再辅导儿子的功课,6年如一日的日子过得异常充实。很庆幸我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小学前三年的奥数是我在家中教给儿子的,几乎没费什么力气;语文老是写错别字,我一一纠正,而写作文时因为孩子的履历太单调,总是绞尽脑汁地为儿子选择题材,手把手地教他如何行文;至今还后悔没培养出他对英语的兴趣,这是我的责任。儿子开始有了好朋友;开始独自一人过马路去学校附近的张老师家吃午饭;偶尔自己乘公交车上学、放学回家;在校生病了知道找校医检查;适应了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同老师同学相处愉快;也经历了毕业升学时严格的竞争考试。
时间过得飞快,儿子从最初一刻也不让妈妈离开视线的婴儿,成长为一位13岁的半小伙子了。稚气依旧挂在脸上,可独自在兴宁中学学习的他已经迈出了他人生独立的第一步。作为一名母亲,我要开始习惯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习惯儿子不让我坐在身边唠叨;习惯他有自己的隐私,有时我保持适当的距离;习惯他有这个年龄的反叛和对母亲这个昔日权威的挑战、反问……
但是,儿子的健康、学习、人格等等一切每天依旧挂在我的心间。双休日,我一定会尽量少安排其他活动,专门陪伴他忙碌穿梭地学习,给长身体的他提供充足的营养,关注他的学习和人格的健全……
13年的岁月,陪伴着孩子成长,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谢谢上苍赐给我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真诚、纯洁的儿子,为了这份感谢,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过去13年时间一眨眼,今后时间依然飞逝,儿子很快就会成为一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了,会像小鸟一样离家独自飞翔,会扬帆远航开启新的航程,而此刻,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因为我是一位母亲。衷心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能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我期待着那一天。

站在台阶上的儿子比妈妈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