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裕的出路在哪里?

(2013-08-30 15:20:27)

   关注张裕好几年了,特别是最近半年已经把它加入我的股票池。昨天13年的中报已经出来了。结果是业绩下滑的越来越快。主营收入下降15.7%,利润下降19.6%,致使每股收入只有1.07元。中报也是干巴巴的,连经营情况,董事长分析,管理层分析都省了,直接罗列数据。我看了看各酒类的经营情况,占主营收入77%的葡萄酒系列,收入下降20%。白兰地,香槟略有上升。其中白兰地系列的毛利率还有提升,从61.5%提升到65.5%。这是个亮点。另外,还有一项其他收入,虽然只有7千8百万,但这块收入增长16%。估计应该是包括代理洋酒的收入。也符合传闻,张裕也在代理销售国外的葡萄酒。另外,净经营现金流大幅度下降,降幅为30%,而固定投资额继续增大30%,显示造酒庄扩大生产规模的活动仍然在继续。从而得出自由现金流由去年上半年的+2.24亿到现在-0.08亿。显示出收入下降快,刚性成本没法同步减少,特别恶劣的是继续扩大资本支出。ROE也从去年上半年的16.8%,大幅下降到11。8%。按昨天的收盘价31.25来看,PB3.2倍,动态15倍左右的PE。

  这份业绩当然比较糟糕,特别是对一个消费品龙头企业来说。关键这还是发生在整个葡萄酒行业还在刚性上升的区间。那么他的主要原因就不是行业周期原因,也不是什么限制三公消费,农药残留事件等等。外因是洋酒在中国快速占领市场,而内因则是张裕公司的应对策略和经营策略出现了重大问题造成的,而内因则是最主要的。

  从数字清楚看出,销售在下滑。对于处于寒冬中的企业,他还在盲目扩大生产,特别是中高端酒的生产。显示出管理层对当前的形式判断失误,盲目乐观。更主要的是,张裕恐怕还是前几年老子独大的思想在作怪。这么多年来,张裕做到了国内葡萄酒老大,并不是他做的多好,而是别人做的更差的结果。加上前几年洋酒没有大规模进入,刚刚富裕的中国人只买贵的,不买好的。所以张裕在老品牌,走高端路线,建立了一定的质量和销售体系,同时靠着几场关键的官司,打败了更不靠谱的别的国内企业,从而在低水平竞争的市场格局下赢得了市场。

   但他意识不到现在的市场变了,还躺在国外人均一年消费几十瓶葡萄酒,而中国才人均几瓶,有广阔的增长空间的梦想中。但他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洋酒近几年大幅度低价杀入国内呢?连拉菲都在主动限价?为什么顶级品牌都在自砍一刀?

   从他应对的策略来看,更是败招连连。销售不好,则甩开代理商搞直销,机构改革效果也不明显,更主要的是行业冬天来临,还加大投资力度,做高端酒。全球葡萄酒都在走质优价廉的路线,自己逆势而动,推出高端的酒庄酒。说实话,张裕造了这么多年的葡萄酒,其实不了解中国人的口味。国外洋酒低价杀入,消费者立刻改弦更张,为什么?

   作为一个消费品,靠什么赢得竞争?根本一条就是质优价廉,所谓的品牌,规模都是表象。看看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竞争,品牌换来换去,渠道打成一团,最后靠什么赢得消费者?就是一条,质优价廉!口味雷同的情况下,哪个便宜,消费者买哪个。张裕不是茅台,还没有自己固定的消费人群,所以只能走这条路。

   解决目前的困境就是这几招,大幅降价、提高品质,研发出消费者喜欢的口味的葡萄酒,控制资本支出。张裕的出路关键就是一条,放低身段,重塑品牌,靠质优价廉来重新赢得消费者。除此之外,什么都是死路。但到现在都没看出张裕有这几方面的考虑。感觉管理层麻木了,开除了几个销售经理就完了。。。真是让人担心这个企业的前途。

   只有在听到张裕开始大幅度降价的消息,才知道他开始行动了。否则,还是静观其变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