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玩了一下午
玩了一下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9
  • 关注人气:1,0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弃我取汽车股

(2011-05-23 22:00:43)
标签:

杂谈

分类: 企业研究

今天大盘跌幅较大,而汽车股更是跌幅居前。很多零配件股跌幅都超过大盘跌幅一倍以上。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高盛唱空中国汽车股》。虽不能说此文引起汽车股暴跌,但至少说明主流机构,券商也都纷纷跟进看空汽车股。这里大概简要介绍一下文中的观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艘此文。

 

高盛唱空中国汽车股 内地券商跟进 虽然目前估值已经不高 但短期走势仍将疲弱

 

  文中主要是针对日本地震的影响,预测在华的日系汽车销量要下滑。并且下调了内地汽车股的评级,认为机构对汽车股盈利的“下调潮”可能陆续而至,更点名指出,东风集团和广汽集团均可能因日资合营的表现差于预期,面临被市场下调盈利预测的风险。另外,高盛特别提到,3000元人民币的节能补贴措施有可能在年中到期而不获延续,这可能对比亚迪及长城汽车的销售构成影响。此外,更将吉利汽车放入“确信沽售名单”,指其固定成本占总体成本的比例颇高,但兴建新厂房设施能从获得补贴的机会并不明朗。

 

   不仅如此,记者采访中获悉,内地多家券商研究机构也大多都对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回落达成共识。近日,国海证券、天相顾投、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纷纷下调了对汽车行业的评级。

 

    国金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吴文钊也表示,尽管高盛主要观察的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汽车股,但一季度A股汽车板块业绩可基本概括为增速显著回落、盈利能力普遍下滑、营运能力有所降低、现金流状况趋紧,所以汽车行业步入景气回落周期已得到确认。而上周,国金证券也已经把汽车行业下调评级,而受日本地震波及,与日本车企合资的汽车企业压力更大。此外,吴文钊还表示,尽管当前汽车板块估值水平已经很低,但由于缺乏行业基本面的向好趋势,短期内汽车板块仍可能继续走弱。

  结论还有一点就是,行业分化将进一步突出。相对于整车板块投资,吴文钊表示他更为看好优质零部件企业。

 

   这里我不打算评论这篇文章。既然已经是主流机构的看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所以市场行情已经给与反应了。但我认为,市场反应过度了。第一,日系车受日本地震,零部件供应不上的影响,业绩出现下滑可以理解。但为什么非日系车也跟着暴跌呢。第二,整车受影响,零部件厂商为什么跌幅反而更大呢?汽车未来很大的利润都会从售后服务中取得,那么零部件厂商的业绩增长应该更稳定才对。

 

   无论别人怎么说,说什么。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短期看空汽车股没什么问题,股价已经反应了风险,和看空的气氛。否则也不会这么便宜。看看上海汽车,华域汽车等的无论静态和动态PE都低到历史低点。静态PE都在10倍左右,动态PE都在8倍左右。现在再跟着高盛看空汽车股,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我们经常看到著名投行的报告在价格顶部时唱多,价格底部时唱空,已经成了反向指标。为什么他们在去年汽车股价格高企的时候不发布这些报告?不能预测日本大地震,难道也看不到汽车销量增速减缓,新能源补贴,小排量税收优惠政策退出以后的影响。所以现在再跟在高盛后面大声看空,就是吓唬人了。

 

   第二,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到底怎么样,中国汽车行业协会有个估算,整体增长10-15%。又根据今年4个月的产销量做了调整,今年增长5-10%。那说明整体行业不是不增长,而是增长缓慢而已。根据日本地震后对日系车短期的影响,以及小排量汽车税收的取消,新能源政策的不确定性来看。这些对上海汽车,华域汽车反而都是利好。作为中高端乘用车,零配件的龙头,享受15%的增长率应该不算过分。第一季度的业绩也支持这个观点。分别增长了54%和28%。

   第三,关键要计算企业的价值。我们首先预测今年这两只股的业绩。上海汽车,今年的业绩在1.75元左右(摊薄后)。华域业绩在1.2左右。根据15%的增长率的PEG估算,他们的价值应该在26和18元。如果用DCF模型计算,华域汽车的价值在25元。无论怎么算,现在才10元多点的股价,已经非常便宜了。

 

   人弃我取,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一定的经验,以及对未来正确的判断。今年4月份上海汽车展,我们都看过一些画面,仍然是人山人海,相比房展会的冷清,我们就知道汽车消费在中国方兴未艾。所以大可不必为短期的波动所左右。现在泥沙俱下,我们只需要冷静的观察,耐心的等待即可。只有等到大潮退下,才知道谁在裸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