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玩了一下午
玩了一下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9
  • 关注人气:1,0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人的商业智慧(2)文财神范蠡

(2011-05-15 10:31:38)
分类: 众说纷纭论投资

    范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成名于越国。经历了越国国破,投降,受辱,然后帮助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后,终于复国,成就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他的传奇故事还不止这些,越国复国后,他毅然功成身退,然后辞官做了商人。他下海经商19年间至少有3次舍弃了千金家产,白手起家,两次搬家,从事不同的行业。最后都能富甲天下。这些都只是他传奇故事的一部分。恐怕他最有名的还是和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传奇故事。当然还有他故意不救犯了杀人罪的二儿子等等很多故事。

    你很难从古今中外找到另外一个和他同样精彩的人物,政治家,军事家,天下首富,绝代佳人都是只是他传奇的一部分。经历了这么多的精彩,还能善终,荫福子孙后代,则更加神奇。他的后人,还被称为陶朱公,还被称为智慧和财富的象征。 这样的人生的确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奇了。

   他的智慧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一本奇书《计然之策》,史记上称,计然之策有7计,范蠡用其5则帮助越国复国。后来又用这些计策经商成功,3次白手起家到天下首富。我们不由得对这本天下奇书心痒难耐。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史记》只记录了一部分内容。也有说,计然是一个人名,是范蠡的老师。由于年代太久远了,莫衷一是,无从考证。那么根据《史记》记载,计然之策都有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史记》原文:

 

    。。。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看看解释,基本上都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我个人理解,这些话,只讲了一些道理。大体如下:

1。世界万物都有周期性。2。保持适当价格的粮食交易是治国之道。3。贸易的重要性,无论资金和货物必须要流通起来。4。物极必反,所以贵了就要卖出,便宜就要买进。

 

  仅仅凭这几条,既不完整,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我们很多的商业原则都这么说的。既然范蠡熟读此书,那么从他的行为中,我们也许可以窥探更多的计然之策的内容。那么范蠡本人又出过哪些妙计或者做出哪些明智的选择呢?

1。投降,忍辱负重。 这反映了另外一条商业原则就是,顺应时机,不可逆市而动。

2。送美女,金钱腐败吴国。

3。离间吴国君臣关系。间接害死伍子胥。

4。休想生息,鼓励增加人口,粮食的生产。

5。审时度势,时机不成熟不要乱动,要忍耐。一旦时机来临,要全力以赴。

6。物极必反,功成身退。与他相对的就是文种的惨死。不由得让人慨叹,人的命运不是由智力,性格决定的。真的是眼光问题。

7。知人善任,不求全责备。

8。远离风险,辞官不受,举家搬迁。

9。为富要仁,与人为善。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发掘计然之策的奇计妙想,而是总结范蠡的智慧。原因是《计然之策》在唐朝的时候还存在,这么长时间,没有第二个人能像范蠡那样成功,说明这本书也未必就真的那么神奇。而总结范蠡的智慧,才是找到智慧大殿的钥匙。我觉得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认识万物的周期规律。不仅仅知道都有周期,而且能知道周期多长,怎么开始和结束的。这样就可以预测下一步事物的变化,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

2。选择时机,甚至促成时机的转变。腐化瓦解敌方,使我方休养生机,是促使时机向有利我方转化。一旦时机成熟,要全力以赴。时机和周期的关系估计应该是从易经中得出的学问。

3。深刻理解人类的本性。全面的了解人的优点,缺点,需求,志向,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这个过程必须是动态的,人是最变化无常的。

4。远离风险。同样为官,而范蠡在年轻时候和老年的不同选择。说明什么呢?

 

这四个方面的认识和应对,才促成范蠡精彩的一生,每一个方面成功都极其困难。怪不得他才会有这么多的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