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估值的思考
(2011-03-17 10:13: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众说纷纭论投资 |
所谓PEG估值就是用PE去除以增长率(去掉百分号)。其结论是如果PEG>1,表示不值得买,换句话说就是价格大于价值。反之小于1则表示价格小于价值。其实PEG估算是DCF模型的简化。应用DCF模型,计算就可以知道,如果贴现率取巴菲特常用的8%,计算年限取10年,DCF模型计算下来企业的价值和增长率的比值是0.934。现在中国的30年国债利率在3.38%,如果贴现率取5%。同样计算10年, 这个比例率是1.1。 也就是说在现在的中国,如果PEG=1.1 时候表示价格符合价值。PEG可以用来简单估算企业的价值。比如,2010年某公司收益是每股1元,未来10年平均符合增长率在15%,那么该企业在2010年的企业价值大概等于1*15=15元每股。如果在2010年该股票的价格小于15元,表示值得购买,反之表示不值得。
但是PEG有很多不足,容易被吴用。首先PEG是采用收益计算的,他没有像DCF模型采用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就是说他不考虑企业每年的资本支出以及摊销,折旧的因素。换句话说,只有企业在资本支出等于摊销+折旧的情况下,仍然能取得业绩的稳定增长,这时候才能应用这个模型来估值。比如巴菲特买入的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护城河很宽的企业,企业不用大量的资本支出就可以保证每年的盈利的增长。我查看了云南白药09年的年报和10年的中报,云南白药更厉害,每年的资本支出才3,40万,而这两年的折旧+摊销有3,4千万。他的自由现金流比业绩更好,而且能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所以市场给他PE50倍以上的价格,也是有道理的。当然拿PEG来估值,他的合理买入价格应该小于30元。现在属于高估区域。
相反,很多优秀企业或者快速成长的企业,它每年的资本支出远大于折旧+摊销的费用,也就是说这样的企业只有大量的资本支出才能保持业绩增长或者进一步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按照巴菲特的理论是不应该买入这样的企业。可实际上,在企业还很弱小,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往往就是这种情况,看看云南白药,每年那么大量的折旧和摊销,说明他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已经经过了资本支出大于折旧和摊销的阶段。属于平稳期。我就不理解,为什么在企业处于明显上升期,如果估值合理的时候不去购买,反而要等到他平稳运行的时候去买呢?也许巴菲特考虑的是这样做风险很小,但往往收益也要少很多。
比如宇通客车,三一重工,福建的思嘉集团。。。很多中国的优秀企业现在都处于上升阶段,行业地位稳固,但仍然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或者在新兴领域大量投资。往往用DCF模型计算出来的企业价值和PEG股算下来的企业价值差距很大。我有篇帖子就谈到宇通客车的这个估值问题。但是如果用PEG来估算,显然感觉是高估了,并且市场担心他的业绩能否持久,所以也只给出了低的PE。那么我的办法就是,把5年的收益进行平均,然后按照PEG来估,这么算下来企业的估值相对合理。下来的关键就是选取未来10年的复合增长率了。比如我认为宇通客车未来10年还能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的话,这么计算下来宇通客车的价值在每股30元左右。基本和DCF模型算下来的企业价值相差不大了。
其次,PEG中的G,成长性,应该用未来10年的符合增长率。不能仅仅用1,2年的。某些企业一,2年可以达到10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市场经常高估他们未来的增长率,A股中经常能看到某些股票能以100倍的PE交易。这些股票的风险相当大,里面有对未来太乐观的估计,也有庄家利用这种心理推波助澜的因素。
总之,PEG估值可以简单估算一个企业的价值。但还要综合别的估值方法,才能比较合理。否则容易陷入要么过分高估,要么过分低估的偏执。当然,股票市场就是乐观和悲观的轮回。德国的证券界教父安德烈。科斯托兰尼说过一段有趣的话,主人溜狗都是这样。狗要么远远的跑在人的前面,回头看看主人还没有上来,就又回头找主人。要么落后主人,看主人走远了又大步跟上。但他们同时到达终点。人其实只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了4公里。人就是经济,狗就是证券市场。其实股票也一样,人就是企业内在的价值,狗就是股票的价格。所以价格虽然围绕价值波动,但是其波动范围惊人,达到4倍以上其实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