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孤水
独孤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84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是如此坚强

(2007-12-13 00:28:33)
标签:

校园生活

校园

职场

生活

 

 

“我们不能选择如何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生活……”一个小姑娘的话,在昨天那个还算阳光明媚的下午,声音不大,却久久回响在我的耳边……

他们,她们,是如此的坚强,他们不幸,因为他们家境贫寒,他们不幸,因为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学费是那样的昂贵,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懂得坚强,他们一定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赶上国家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阶段,或者说,他们赶上了,这个国家正在弥补过去错误的时刻……

教育部,也许是这个国家,做事做多,却又最不讨好的部门。毕竟他们的工作关系到每个家庭,他们的政策关系到每个家庭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教育,永远能让你满腹愤懑,教育,又永远能让你包含泪水……

 

他,今年上大一,不过也就是18岁至19岁的年纪。他,瘦瘦弱弱,带着一幅眼睛,不说话的时候,安静地就像个文静的姑娘。想象不到,这个瘦弱的肩膀,在他不到20岁的生命中承载了多少变故,常人也许一次也挺不下来。父母离异;爷爷去世;母亲病故;父亲入狱;奶奶中风……平均每每不到五年,他,就要经历一次亲人的生离死别……可他,选择的是坚持,读书,考大学,依靠着国家助学贷款,实现着他读书的梦想,“你恨你的爸爸吗,因为他屡次三番的因为情绪失控,出手伤人。”他摇摇头,他不恨自己的父亲,他会坚持着去看父亲,照顾他,照顾奶奶,陪着他们迈过艰难的坎……

她,今年大二,父母离异;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患上慢性肾炎,最终导致尿毒症,这种病需要依靠换肾,才能根治,“可我哪有钱,这是我们家想都不敢想的事。”女孩平静地说。爸爸的生命依靠着血液透析维持着生命……对于这个文静的女孩子,读书似乎是一种奢望,但你从她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对命运的埋怨……爸爸最终还是撒手人寰,考上大学,在心中已不仅仅是个梦想,还是为了让父亲得偿所愿。依靠国家的资助政策,她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她依旧乐观着,“每天看见奶奶慈祥的笑,我真的很欣慰,很满足……”她笑着,但眼里已沁满泪水……

这依旧是一个女孩子,在说第一句话时,就已经泣不成声……她来自重庆,她的遭遇甚至要比第一个男孩子还要悲惨。她出生的时候,性别给她和她的妈妈到了厄运。重男轻女,这个城市人看来可能已经很愚昧的习俗,在她的那个上村里依然流行,父亲家里人要妈妈扔掉这个女孩,妈妈不肯,于是,她被妈妈抱在怀里,被赶出了家门……相依为命,在另外一个陌生的山村,妈妈把她拉扯到六岁,突然一天,妈妈抱着她,对她说,妈妈可以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但却不能养育你……从那天之后,这个小姑娘就再也没见到过她的妈妈……生活,求学,她都是依靠着别人的帮助,上了大学,她意志消沉,只因为自己的身事,这时候,校长和她说了句话,让她终身难忘,“我们不能选择如何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生活。”这句话就好象是一盏灯,让她重新抬起了头……

他,今年已经29岁了,却还在上大三,1993年,他读高一,爸爸去世了,妈妈身体不好,又没有工作,他去顶了爸爸的职位,子承分业,这曾经是工人不多待遇中的一种,他辍学了,成了工人……工厂里还几百万马克购置的设备,无人会用,只能荒废着,外国专家掌握着核心技术,中国工人做的只是搬运工一类的工作,一次,他和搬运工聊天,说你觉得中国人和非洲人,哪个更好些。外国专家说,你们中国人比非洲强,因为你们懂得用工具。这句话让男孩很受刺激,知识,没有知识,让人家如此瞧不起。当国家取消了高考的年龄限制,当国家完善了助学体系,他复习了三个月,重新参加了高考,堂堂正正的考入了大学……

他,上大学的时候,没要过家里一分钱,当过促销员,市场调查员,迎宾,勤工俭学,替经济状况很差的家庭出力。他的辅导员借给他钱,学车,开出租。他每天上夜班,为了节省时间,甚至在加油短短的时间里,他可以吃完一顿饭。由于劳累,没时间看书,成绩不好,好几门都没有及格,他于是又把书带上了车,利用等客人的时候翻几页,后来功课再没亮过红灯。一次,他送客人去旅游,路过一个贫穷的村子,当得知100元就可以支援一个小孩子读书的时候,还在挣着自己学费的他,却慷慨的拿出100元……如今他有了个自己的小物业公司,招聘启示中总有这样一条,贫困学生和下岗职工优先……

 

我为他们而感动,因为他们年纪轻轻,却已懂得坚强,坚强地让我不忍再听……

我上学的时候,上铺是屋里的老大,家里情况不好,80年代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1998年,他的家里还没有电视,他选择学新闻,就是为了能走出闭塞的山村,将外面的世界讲给乡亲们听,他依靠着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如今在北京闯荡,在一家财经媒体里,每月拿着5000左右的薪水……

还有一个同学,家在天津,父母都下岗了,为了给家里省钱,每天甚至只吃几个馒头,用方便面的调料冲水喝,以至于缺乏营养而晕倒在课堂里……

 

上面提到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是来自于名牌大学,也许和如今的北京高校的孩子们,他们的学问,知识,高考成绩统统不如你,可有一点,大多数北京高校的孩子们却无法比拟,他们几乎上大学就没再管家里要过一分钱;他们经历的苦难,也许我们连想都没有想过……

他们同样是“80后”,他们却没有时间去想什么是时尚,什么是个性,什么是明星,什么是奢侈品,什么是生活品质,什么是花前月下,什么是生日宴,什么是麦当劳,什么是星巴克,什么是追星族,他们想的只是该如何活下去,如何去报答帮助过他们的人,如何去帮助和他们一样困难的人们,如何去替家里分担忧愁,如何去照顾家里剩下的亲人……

同样是“80”后,他们却如此坚强……

他们应该留下来,留在北京,去那些校园里看看,告诉他们的同龄人,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责任……

他们中的很多人,考上了大学,却连校门都不敢进,是什么让他们望而却步,我想每个教育从业人员都应该思考,高昂的学费,什么时候读书都是一种奢望,解放前的中国是这样,封建时期的中国是这样……

 

今天上午,在广渠门中学听高一语文课,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学校的一个高一学生写的一段话,让我很是难忘,我有一个梦想,让爱和阳光普照在每一个爱我的和我爱的人身上,我有一个梦想,无论我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可以去做我喜欢做的事……

同样,我也想说,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期盼,让这个国家,这片蓝天下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爱与阳光,让他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知道爱与责任,都可以幸福的生活,都可以去读他们想要去读的那些书……

 

我的耳畔想起了那个女孩子的话,我也想请每个看过这篇文字的人们记得……

我们无法选择如何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