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路上,他们独自拼搏(我眼中的高考,许是不能发全的稿件)

(2007-06-07 20:01:04)
标签:

教育

高考

记者

 

高考路上,他们独自拼搏
        昨天早上6时左右,北京西藏中学的生活老师逐一叫醒250余名将参加高考的藏族学生;6时30分,通州区潞和中学住宿部的生活老师挨屋叫醒参加高考的住宿生,其中还有131名将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新疆学生;在这个牵动着本市12.5万考生和数十万家长的日子里,这些藏族考生、新疆考生与本市各所中学中高考前夜还住宿在学校的考生,高考路上,他们没有家长的陪伴,高考期间,他们只能在老师的照顾下,同学的彼此鼓励中,独自拼搏。

藏族考生结伴徒步进考场
       早上7时左右,北京西藏中学250多名藏族考生已吃完早饭,集合在一起听校长最后一次叮嘱,7时30分左右,他们按班级排队,各班的班主任开始清点人数,副校长张梅一遍遍叮嘱考生再看看自己的考试用具是否都带齐了,准考证带没带……7时35分左右,250余名藏族考生的应考队伍在8名教师的护送下,徒步走向近三站地外的北京化工大学附中考点。
       经过大约20分钟左右的徒步行走,藏族应考队伍达到考点,护送教师们纷纷打开自己的书包帮助藏族考生保管不能带进考点的手机、课本等物品,同时依然一遍遍地叮嘱考生,作题要仔细,多检查检查,别早出来。望着一个个走进考点的学生,老师们和其他陪考的家长们一样聚集在考点外,在他们心中,这些藏族考生就是他们的孩子,这时,一个藏族男孩回过头,把拳头放在胸前向老师示意,后来他告诉记者,这是表示请老师放心,我有信心的意思。语文考试结束了,面对着作文题,一些藏族考生表示出些许迷茫,老师们拍拍他们的头,“没关系,还有后面的考试,你们一定没问题。”
        下午14时10分,藏族学生们再次集合出发,迎接第二门数学的考试。在高考期间,西藏中学的教师将护送自己的学生在这三站地的路上往返5趟。“这是今年北京唯一一批藏族考生,这也是历年藏族考生最多的一次。”张梅告诉记者。据了解,这些藏族考生今年统一使用汉语试卷,考试科目比普通北京考生多一门藏语文,“藏语文的试卷是从西藏直接寄到北京的。”张梅介绍道。由于多考一门,该考点的监考教师的工作时间将延长,藏族孩子们为表达对监考老师的感谢,他们明天(9日)应考藏语文时,将会为监考教师敬献哈达。
        据了解,高考结束后,这些藏族考生将乘座火车走青藏铁路返回家乡,这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


新疆考生:回家乡作教师
        “老师,我害怕,怎么办?”高考前一天,潞河中学副校长李权在校园中被一个新疆学生叫住,“别着急,慢慢说说,你害怕在哪里?”李权停下脚步,安静地倾听着考生的焦虑心情。“这个时候,他们其实就需要一个人倾听,他们远离家乡,身旁没有父母的陪伴,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这些老师。”李权向记者解释着倾听的妙用……今年在通州潞河中学考点,该校131名新疆班学生在老师的呵护下应考,这也是本市今年唯一一批新疆班高中毕业生。
         在等待进入考场的时间里,老师成了新疆班学生的“主心骨”。“老师,我昨晚上又没睡好,但现在也不困。”一个来自喀什的女生向自己的班主任描述着自己昨晚的情况,“老师,我感觉还可以,昨天和父母通过电话了,他们说谢谢你们的照顾。”来自伊犁的女生告诉自己的老师。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潞河中学特地安排心理教师到岗,随时为学生解决心理焦虑等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向老师倾诉。
        “我报考了教育专业,毕业后我要回家乡去教书。”新疆班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131名新疆毕业生中,选择与教育有关或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比例很高,”家乡送我们出来念书,我们也要回家乡为那里的孩子服务。”这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新疆班学生心中的共识。
        此外,在大兴、房山,山区的考生们被学校提早从家中接到学校,他们在老师的精心照顾下独自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这也许是他们献给18岁最好的成人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