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望来的那么猝不及防

(2006-04-06 23:39:19)

 

春天的雨把北京的天弄的阴晦,京西的大觉寺据说居然飘起了雪花,不知道雪花是不是雪白,雨点则搀杂着泥土,昨天的艳阳高照去的无影无踪,今天的雨水雪花来的猝不及防。走出家门的时候,心情就不是很舒畅,被一些私事搞的有些烦躁的我,看着被泥点装饰着的汽车,心情糟的想骂人,到母校去采访可能是我今天一天最开心的事情,虽然采访内容是烦人的荣辱观,虽然还是在这样一个糟糕的天气中,但离开了14年的母校依旧可以象家一样温暖我的心。

阴冷的天气中,孩子们单薄的身体依旧成了粉饰太平的工具,兴高采烈地诵读着荣耻的童谣歌,虽然刚刚他们候场时还在瑟瑟发抖;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看见镜头竟然有些职业的微笑,说着他们认为得体的回答,虽然他们刚刚还在好奇着看着这些在校园中来回走动的成年人,阴冷的天气让我没一点工作的热情,只有走在自己童年的记忆中的校园,回想着自己14年前在这里每个角落的笑声,望望自己曾经的教师,看看已经沟壑满面的老校长,那个从我们身上开始教学生涯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是五年级孩子的妈妈了,教过我的老师也只有她还站在母校的讲台上,回忆是一种温馨的体味,站在母校中,熟悉又有些陌生,就好象站在北京的街道,对春天的这种阴冷,也同样是熟悉又陌生。

办公室里仍然是人生嘈杂,我翻看一本在运送途中被湿润的空气侵蚀过封面的三联,失望如同那春雨猝不及防的袭来,毫无防备,甚至突然就让我周身没有丝毫力气。那个缩小的《飙车少年》的封面,旁边是一段文字,大意是,“飙车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群体,伴随着很大的投资机会”三联会每期回顾上期的封面,做博客那期之后的一期,是我的文字,那时有些虚荣的开心,而今天我看到这段文字却让我深深的失望。不能否认这是一种观点,可有选择权利的三联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观点呢,你选择这样的观点目的是怎样的呢,你是肯定这个群体,鼓励这个群体,还是在纵容这个群体,你作为传媒的责任在哪里?你对于这个群体的建设性意见在哪里?你对这些飙车少年前方的路,如何指引?你这叫做的什么事?看三联已经有快十年的时间了,真真上期让我失望,恼怒的可以,印象中这应该是第一次,让我突然觉得三联的陌生,似乎已经和我曾经文字中不齿的时尚杂志一样,让人无甚收获,让人觉得可怜,让人觉得不服责任……

看看这些标榜着头文字D的年青人们吧,我虽然没看过这本漫画,但我看过这部电影,我的一个喜欢这本漫画的朋友对我说,即便是头文字D的年轻人,他们也会在飙车的时候封闭一段公路,彼此用通讯设备联络,善意的通知其他车辆,这里有比赛,请谨慎通过;在看看我们的十三郎呢?在理论上可以每小时通过8000辆汽车的二环路上,没有通知其他车辆,呼啸而过,全无责任可言;头文字D中的青年个个是机械高手,他们明白自己的汽车那些部件可以装,那些部件不能装,而我们的飙车少年呢?只知道花钱改装,具体有什么用途,全然不知;头文字D中的青年崇尚技术,屏弃蛮干,而我们的少年呢,只知道转速到红区,只知道陶醉于超越,对自己的死活和他人的生命好不尊重……头文字D至少值得尊敬,而我们的少年呢,无非是一群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

我自己也开车,我也喜欢提速的快感,超越的快感,但我绝对知道在不干扰其他人正常行车的条件下再去提速,我绝对知道在路况良好的条件下,快速通行,封闭的赛道,郊外的旷野,你们大可以去飙,大可以去超越,但你们为什么偏偏选择在二环路上,偏偏需要警察封闭四条车道,才把你们给逮住,为什么?你们没想过其他人的生命,你们也该想想自己的生命,你们不想自己的生命,你们也应该想想为你们付出全部的父母吧,你们什么也不想,没有责任的你们值得什么关注和鼓励?而三联呢?有飙车少年的生活,有他们父母的生活,有警察的诉说,就是没有在二环路上当天被他们干扰的其他汽车车主的诉说,这是偶然漏掉的吗?这样一群人,你三联凭什么鼓励他们,你三联鼓励他们什么目的,难道你要让那些改装店投你的广告吗,你让那些少年去买你的杂志吗?他们可能连飙车的飙都不会写,他们哪里知道有你这么一本杂志呢?

 

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和朋友们谈论起的“80后”,兜兜说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说你抬高了他们,我小学六年级,就已经得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那时这些孩子要么没上学,要么四年级,他们如今的种种,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即便是以自我为中心,那周围还有其他的人,没有周围其他的人,中心也根本不可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关注到周围的人,而这些连别人的生命都不去尊重的人,他们眼里只有“我”而没有他,这叫自私,这叫不负责,我的一个朋友感叹,我觉得我和比我大30岁的人之间的距离,要比和这些比我小不到10岁的人之间的距离还要小……是呀,差距在哪里呢?差距就在一个懂得责任的意义,一个并不知道责任。

我的朋友说,三联在变,在为了去迎合生活,而放弃了曾经的立意,说的很好,飙车少年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在关注什么呢?关注奢侈,关注游戏,关注不付责任的群体,关注快速消费的生活,他们已经失去了一种沉稳,一种责任,一种对世界的引导,失去了方向的杂志没有生命,失去了责任的杂志也将快失去生命。失望猝不及防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孩子和那本杂志消失的迎面而来,可能也是猝不及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