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腾讯被迫坚持创业!被迫多种方式去盈利!

(2010-05-21 09:28:22)
标签:

qq

马化腾

房价

世博会

世界杯

张柏芝

范冰冰

富士康

山木

泰国

创业者

it

分类: 小争文摘新媒体

    一篇文章叫做《逼出来的成功》,万科能有今天,也是在炮灰下的尸体中爬出来的,QQ的老板马化腾,曾经想过把业务卖掉,后来没卖出去,自己继续搞,也才有今天。百度,一样,坚持了这么多年,得以在05年上市,成就了一批百万富翁。哪一家老板不是在开始,每天担惊受怕,害怕明天就是公司的末途?所以,我们有太多的后顾,太多的退路,太多的侥幸,因此也就失败告终。

  

不为人知的腾讯创业史---蜗牛创业网

    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ICQ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OICQ,到投标的时候,腾讯公司没有中标,结果腾讯决定自己做OICQ。要知道,当时腾讯给OICQ标的价格才仅仅为三十多万而已。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ICQ!",但事实上,腾讯推出OICQ纯属是一个偶然,如果那家大企业没打算投入资金到中文ICQ领域,也就不会有OICQ,如果腾讯公司中了标,也就不会有腾讯的OICQ,腾讯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说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实力。

 

文章分类:IT生活

这是一封在腾讯内部员工中传阅的邮件,出自一个在腾讯公司工作了6年的前高管之手,其中较为深刻的提及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的困难重重和一些成长内幕,马化腾的精神和大家创业的激情着实让我感到有些吃惊——付出一定有回报。


  以下是邮件的全部内容:

 

  各位兄弟:


  我在腾讯整整工作了6年。如果我能活到60岁的话,就有1/10的生命是投入到一个“初创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过程里的。这不是随便说说,6年的时间,意味着我知道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情:


  1、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早干吗来着),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TIPS)。这套系统一直卖到99年的夏天,只赔不赚。出于兴趣爱好,99年2月马化腾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OICQ,当时的原话是 “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与此同时 TIPS还在卖着,号称给公司带来营收,实际收不回钱来。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初创公司走弯路是有先例的,有它的必然性。


  2、随着O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到99年11月,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从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腾讯开始正式融资。之前也接触过一些VC,甚至想过卖公司、卖OICQ。经过长达7个月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4月份融资到位。


  3、融资的唯一理由就是“用户”。当时OICQ用户已经是百万级了,没有任何收入。VC问马化腾,你觉得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说,“以色列的ICQ卖了几千万美元,它有多少多少用户。我现在有多少多少用户,所以我就值这么多钱”。IDG林栋梁几年后亲口告诉我,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投资Tencent的。


  4、同事们上下班没有时间概念,但在公司里的时间必然超过家里。后来怀疑是用OICQ聊天,因为家里上网费贵。


  5、几个创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这个时间来沟通。


  6、创始人经常吵架,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马化腾从来不吵,只会生气,生气的时候言语刻薄。他的管理能力、领导风范都是后来的事。


  7、公司帐上没钱时,没有人垂头丧气。这是真的。


  8、在融资的7个月里,大家都很关心融资(因为开不出工资)。但从没有人耽误工作,也没有人问。


  9、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Notebook办公的。


  10、当时国内的即时通信包括:ICQ,Yahoo mesenger,MSN(能见到,就是不会用),SINApager,PICQ,QICQ,PCICQ,MoMo,8d8d,SOQ,TomQ等等,至少十余家,还有IP6.0这类东西。OICQ是最穷的,最小、最没钱。尽管IM有了十多家,在几百万互联网用户眼里,它仍然是个新生事物。


  11、腾讯的营收是按照回款计算的,并非开票收入。这是吃了当年TIPS的亏。


  12、马化腾后来曾说腾讯的成功 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 腾讯的人都明白,

     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腾讯成功的。

 

    马化腾,1992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当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算做深圳的边缘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ICQ,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马化腾觉得ICQ这个东西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马化腾认为,好到可以做PC机之间的传呼机,要知道哪个时候,别说手机,那是大富豪的标志,要是你能有个BB机,嘿嘿,可也是挺阔的,要泡女朋友肯定没问题。 马化腾觉得ICQ能够在电脑上提供即时信息功能,可是就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ICQ版本没有中文的,用起来很不方便 

  于是,马化腾就想搞一个中文的ICQ,马上叫上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公司,仿照ICQ 搞一个中国的ICQ 。 

  当然,刚开始,腾讯的日子非常艰难,好些时候,QQ是近似用一种卑鄙的手段去偷人家的空间和带宽,没有钱来买服务器,而市场上ICQ的中文版OICQ特受欢迎,下载的人特多,公元2000年,那可是OICQ的冬天,是腾讯的冬天,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要出手让贤了。 

  腾讯的高层某人找过中华网,新浪。卖100万,可是,中华网,新浪的高管层都拒绝了. 

  马化腾几乎是倾其所有,这个时候,QQ不知道自己的赢利点到底在哪里?注册资源是很多,有什么用呢?难道QQ只能向申请QQ号码的用户收取可怜的一点注册费吗?(有一段时间QQ上,申请号码要收费,就是QQ最艰难的见证) 
 
  

  IM在国外是没有一个企业可以盈利的,包括ICQ、MSN等,“腾讯是被迫想了许多方式去寻找盈利”。包括跟短信结合、像韩国那样的社区展示、跟社区结合的搜索方式等。再比如,百度的成功在于中国本土使用方块字,它更懂得中国用户,还有当MP3热潮开始的时候,它能够把握住了。

  同时,马化腾认为,任何的创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需要又跑长线的理念和精神,有长期跟随的准备。腾讯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其实大家都说腾讯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但各种模式起来就能够带来新的竞争力,包括像苹果的iTunes也是同样的例子”。

http://www.scol.com.cn/it/ren/20071015/200710159353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