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胸模的“互联网思维”

标签:
互联网思维企业家的超脱企业管理it |
分类: IT趋势 |
从“胸模”解释一下互联网思维:“你太色了吧”
首先说说我认为的互联网思维:
先说中国东莞的一位女工的故事,刘卓琳:
2012年6月24日,奥运宝贝海选赛上,23号选手刘卓琳在现场所有人毫无准备之下,腰带一甩,很有个性外套退至腰间,一对豪乳顿时映入人们的眼球。这让他一脱成名,但故事没有结束。
之后自己开通微博,宣布:“要成名”,选择了内衣秀,四处奔走,接受各种形式的拍摄,不计报酬,期间差点交不起房租,成天担心房东把自己赶出去,经过一年的经营,商业拍摄越来越多,现在2小时3000的价格已经让他成功转型,号称要做中国第一胸模。
我想用这个案例说说互联网思维,(这和互联网思维有一毛钱关系吗?)
第一是:尖叫
刘卓琳意识到自己特色,就是胸器,H罩杯的她知道自己可以唤起公众的尖叫。而第一次上场的刘卓琳就给了所有人尖叫。
在互联网上开卖,你想想自己能让客户尖叫吗?在互联网思维里面,是否可以叫:满意度超出客户的预期。
第二是:体验和免费
我可以开始少收费,让你来找我,我给你优惠,低价打入市场。
我觉得有些时候,一些厂商把自己太当回事了,高高在上,不肯放底身价,创业者应该大胆的脱,免费成为市场秩序的挑战者,而非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第三是:打破固有思维
我是一个工厂妹,我就只能在工厂吗?
第四是:传播
开通微博,通过互联网的免费传播,给自己一个舞台,低成本秀出自己的杀手锏。
第五是;坚持
坚持是互联网的精神,我们需要时间,我们需要给互联网时间把我们的信息更多的传播。
但是很少人知道这样做,有些互联网的公司,没有想刘卓琳一样的思维。
我们再来看,IT行业的文学家是如何解释互联网思维的(来自于某IT网站):
至于“互联网思维”的真正要义其实就一条: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任何环节的信息交流均会被加速,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能……没了。
——从外至内的资源组织,以及效率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既然互联网打通了全球的信息传输,那么企业的外部资源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筛选的,从Nike在全球整合生产资源到ZARA在全球整合设计资源,从IBM当年因为外包而击溃苹果的硬件部门,再到google因为长尾而建立的广告帝国。我们能看到不仅任何硬件资源都可以全球采购,信息资源同样可以进行跨区域的组织,这就要求一家企业的管理不仅建构于企业内部,还要将标准化体系输出至外部。
——通过众包进行创新管理,以及从用户端建立纠错机制:
上世纪80、90年代,在一些资本投机心态的催动下,诞生了诸如GE,Time
Warner这样大而无用的公司。2000年
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以维护持续创新为目的的中小规模并购日益增多。在通过外部并购来完成创新突破之外,互联网时代的通信便利和几十年来多元文化的交流,
让各个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趋向于扁平,大企业的部门也有机会像小企业一样保持灵活性,淘宝和微信诞生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至
于以用户为中心,这本来就是任何企业的核心要义之一,如上文所述的那样,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渠道非常通畅,企业完全可以将用户
反馈囊括在纠错机制之中,形成内部创新的标准化体系,加快产品的更新周期。所以快速迭代不是制胜法宝,快速迭代背后的纠错机制才是核心武器,如果你本来就
是错的,那么你迭代的越快,只会从行业里滚开的越快。
——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可以延展的竞争能力,以及创新型品牌人格:
为了便于企业在细分市场突破之后经营范围的多元化调整,塑造以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格化品牌形象将给企业的生长带来便利。小米将针对年轻人的亲民形象带入家电领域,360从网络安全进入家庭安全,黄太吉的励志故事,雕爷的完美化偏执,阿里的颠覆者传说,这些品牌人格最终都指向创新,但策略和方法各有不同。
——信息推广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物流向集约化转移:
当今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分散,传统的硬广+软文+陈
列的推广模式需要按照传播渠道进一步的细分。为了便于传播,利用最有效率的口碑途径,企业必须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表现出一定的偏执。无论是海底捞,或者
是小米,还是黄太吉,或者雕爷,你可以选择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研发等任何环节来表现你的偏执,体现你对用户满意度的重视。具体将哪个环节作为中心其
实不重要,但只有做到形式感的绝对迥异,才具备口碑传播的价值。
——多层次的定价策略,将交易从基础服务转向溢价能力更高的增值服务:
免
费的背后实质上是互联网时代供应的充盈,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搜索引擎,如果只有一个通讯工具,那么他们都不会免费。从雨水,自来水,再到瓶装水,以及在沙
漠上卖一杯水,价格永远是根据稀缺性而波动的。互联网行业免费如此丰富,和供应能力的充足息息相关,其他行业同样,我们是一个全球消费一体化的时代,同时
也是一个全球供应一体化的时代。
结束语:
两种不同的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我真的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你能帮助我辨别吗?你看懂我的文章了吗?看懂了的话:你太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