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和“姆大陆”之二十一:南极洲发现煤矿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亚特兰蒂斯 |
辽阔的南极洲,有98%的面积终年冰雪覆盖。茫茫冰雪大陆历来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荒凉的。然而经地质学家初步考察证实,这里和别的大陆一样,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
沿南极山脉从俄亥俄岭到维多利亚地(即罗斯海沿岸),约2000公里范围,分布着12个煤产地,其中最大的是格洛塞普切里斯山和威弗山煤产地。
格洛塞普切里斯山煤产地成煤时代为二迭纪。含煤地层主要由泥质页岩、长石砂岩、砾岩、粉砂岩和煤组成,局部夹有火山成因粗玄武岩。含煤5层至8层,煤层厚度由几厘米至10米左右,一般2~3米。煤层多呈凸镜状或似层状,一般顺走向可延伸1~3公里。煤质主要为中灰和低挥发分烟煤。含煤地层总厚约2000米。
威弗山煤产地与上述煤产地相邻,岩性也类似。煤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7米左右,厚度不稳定,往往沿走向很快尖灭,煤质为烟煤。其他10个煤产地含煤情况也相当好。初步估计南极洲煤炭储量将在1000亿吨以上。
位于极地寸草不生的冰雪大陆,竟赋存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以前很可能不在今天的位置,至少成煤期间不在南极。那么南极洲究竟来自何方?
地质学家经过近二三十年考察发现,南极洲的地层构造与原属古冈瓦那大陆的非洲、澳洲和南美洲非常相似。如南美濒太平洋安第斯山褶绉带直接延伸到南极大陆。另外南极洲的煤系地层在成煤时代、植物组成及沉积特征等方面也和古冈瓦那大陆相同或相似,说明南极洲和古冈瓦那大陆原本一体。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迭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尚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带。当时气侯温暖潮湿,植物繁盛,聚煤条件良好,形成了丰富的煤炭资源。随后到侏罗纪中期,古冈瓦那大陆开始解体。分裂出来的南极大陆缓缓向南漂移,靠拢极地。大约到第三纪渐新世至中新世之间,才移到现在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南极洲地质工作仅集中在约占总面积2%的裸露区进行,对其地质和矿产的了解,还是很肤浅的。相信随着地质考察的持续进行,还会有更多新发现。南极洲的神秘面纱,终将被揭开。
南极洲之前覆盖森林,是不是亚特兰蒂斯?
生物化石显示2.5亿年前南极树木繁茂(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0日 |
![]() 2.6亿年前的树叶化石。这种灭绝的树叫做舌羊齿(Glossopteris),它的形状很像圣诞树,但是叶子却不是针状。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 2.5亿年前的树皮,上面的结说明原来这里长有一个树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经过古生物学家对南极生物化石的研究显示,2.5亿年前的极地风貌与今天完全不同。那时南极附近的岛屿布满着森林。 地质学家已经发现了三种南极古老落叶植物的化石遗骸,还有许多树叶的化石,它们位于树干附近。树桩化石所处的位置就是它们原来生长的地方。 范得比尔特大学的地质学家莫利·米勒说:“在比尔德莫尔冰川区域,一些树桩化石甚至穿破雪地。它们并不是一些矮小的灌木,相反,这些树很大。从树干的直径来推算,有些可以达到24.6米之高。” 与今天的任何树木都不同,这种早已灭绝的树长得相当密集,平均4平米大约就有1颗树,它们生长在距南极20或25度的地方,处于这一纬度,一年之中有半年都不见太阳。 至于它的外貌,长得很像圣诞树,下大上小,呈锥形。树叶呈大而宽的长矛形,而不是针状,从夏季末开始落叶。科学家不知道树叶是否会变色,但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那时,南极的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但同时树木也要忍受半年没有阳光的黑暗期存活下去。
瑞典斯德哥尔摩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坎特瑞说:“它们的生长与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石上的年轮表明,树木每年夏季生长稳定,而到了冬季几乎停止生长,它们的生长过程极有规律,就像是被上了发条一样。现代的落叶树木的生长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得缓慢,当天气变得寒冷时,它们会停止生长。 坎特瑞还表示,他们发现了完整树桩化石群,尽管以前曾经发现过二叠纪的树木化石,但发现完整的树桩化石群体,这还是第一次。研究者们可以据此测量树木的间距,推算树木的高度,从而可以推测它们是如何获得阳光和能量的,也可以间接得到有关二叠纪时期气候状况的珍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