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和“姆大陆”之二十:人类的轮回
(2010-03-22 17:43:25)
标签:
人类轮回文化 |
分类: 亚特兰蒂斯 |
地球的演化史可能是这样的:
在地球还是一个炽热的熔融体的时候,由于高温和高压作用地球内部的气体全部被排出,大气的组成像火山喷发的气体一样,主要是水蒸气,占75%以上,其次是二氧化碳、氮等气体,同时在自转作用下地球熔融体会形成理想的椭球体形状,并在宇宙固定轨道的旋转中逐渐降低温度。当地球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气中的水蒸气开始落向地面、形成了大洋地壳、形成了海洋。当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照射地球表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同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比例也显著提高,地球的温室效应开始显现,温度回升。当地球温度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球内部的地热圈会向四周扩大,逐步溶解大洋地壳,但由于大洋地壳是椭球体形状、地热圈是圆球体形状,所以当地热圈扩大后首先溶解的是大洋地壳的南、北极地壳,既椭球体的短轴方向。这样,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地球的南、北极就会涌出岩浆,直至高出海平面形成极地大陆。由于公转作用,地球在夏季温度较高,涌出的岩浆就多,冬季温度较低,涌出的岩浆就少或不涌出,因而极地大陆地层的水平节理发育极好,几乎像树木的年轮一样清晰可见。随着极地大陆的不断扩大,极地海洋被陆地填埋,大洋环流作用停止,而大气环流作用显著增强,极地与赤道附近巨大的冷热气候差异使极地大陆的冰盖逐年扩大、增厚,最后形成足以使极地大陆拔起的巨厚冰盖,发生大陆抛移事件。特别是在北半球,由于太阳照射海水的强度显著高于南半球,所以总是较早地形成巨厚冰盖,抢先一步发生大陆抛移。所以,现实中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面积的道理就在于此。
进入中低纬度地区的巨大冰盖,引起全球气温的急剧下降,北冰洋和南极洲被冰层常年覆盖,高、中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也出现冰川,全球一片萧条。但唯独北冰洋及高纬度地区的海洋在冰层的保护下,冰下的深海形成了温暖的世外桃园,大量的海洋细菌靠吞食海底丰富的硫化物、矿物等而大量迅速地蔓延滋生,然后,海洋细菌又成了贝壳类、珊瑚、澡类、鱼类等的美味。在这个特殊的深海环境里,孕育出一个黑暗、高压下生存的生物群落,大量贝壳类、珊瑚和藻类等古代海洋生物的繁盛使贝壳骨骼、珊瑚焦等在海底堆积如山,固定了大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步消减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同时,海底大量堆积的贝壳骨骼和珊瑚焦等又为陆壳中石灰矿的生成提供原料。现今,在世界各地的大陆地壳中发现大量石灰矿藏就是这一历史演化的证据。
随着冰盖的消融,气候的回暖,如果大气中仍然含有较高比例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那么冰盖融化后有可能接着发生第二次或第三次温室效应和大陆抛移;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已经发展到没有足够高了,那么地球就出现了持续的温暖气候。这时,这种持续温暖的气候条件就为海洋生物的登陆以及陆地上新的生命形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陆地植物与动物的繁盛,在地球演化史中一种新的生物参与地球演化的形式就又产生了,即:动物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引起地球温度的回升。特别是恐龙、猛犸象等大型动物的繁盛引起温室效应,以至于极地附近都成了热带植物、恐龙和猛犸象等生物的乐园。这里有古生物化石可以作证,例如,在世界各地的大陆地壳中都发现了热带植物的地层化石以及在中国和德国的地壳中发现了翼龙的地层化石,在南极洲大陆发现有代表湿热气候的石炭二迭系煤层和热带的动、植物地层化石,在北极圈附近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万年前正在吃青草的猛犸象的急冻兽尸等。以上这些事实都能证明地壳是在极端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并被抛移到中、低纬度地区的,甚至还可以证明藏澳板块抛移事件是在夏季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北极圈附近的猛犸象、毛犀牛、大野牛、野马等动物正在悠闲地吃青草的时候突然发生的。因此,由于恐龙、猛犸象等大型动物的繁盛而引起温室效应的过程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称霸一时的恐龙是由于自己的愚蠢繁盛而走上绝灭之路的。
由此可见,地球的演化是在生物演化、大气演化、气候演化和地壳演化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生物的演化可以使地球一次又一次的由冷变热,又由热变冷,同时产生了一块又一块的大陆地壳。现今,地球上可以找到的大陆地壳有七大块陆地、分属五个大板块、经五次抛移形成。按照各大板块所处的位置和其它相关信息大致判断五大板块抛移的次序为: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包括印度)、美洲板块(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藏澳板块(包括青藏高原和澳洲大陆)和南极洲板块。因为非洲板块位于最南端,所以非洲板块产生的最早;欧亚板块紧随其后,又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产生于第二;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迁移而去的,但又因发掘过很多恐龙化石,所以美洲板块应产生于第三;青藏高原位于欧亚板块之上,澳大利亚的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迁移而去,并且至今还没有发现恐龙骨骼化石,证明藏澳板块是产生于恐龙繁盛时代之后的,处于第四;南极洲板块,最早就有地壳产生,并一直在见机扩大,但由于南半球气温较低、大气环流较弱,所以一直未能形成抛移,是一个独特的板块,应排在最后。
另外,地球上的生物一次又一次地从繁盛走向绝灭,又从绝灭走向繁盛,遵循的是地球特有的演化规律,特别是恐龙、猛犸象等大型动物的绝灭为人类的进化和繁荣清除了障碍,我们十分感激!但今天的人类是否已经成熟,是否已经能够吸取恐龙及其它大型动物绝灭的经验教训,在大自然面前警醒与慎行,至今仍然是个未知数。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在对远古树叶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从恐龙时代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能够影响地球的气温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升降的曲线比较吻合。近年来,科学家经过对长期观察得到的大量数据分析后指出,全球气温在20世纪明显变暖,跟20世纪初相比,现在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度,这种温暖期是过去600年里从未有过的。在这个气候变暖的世纪中,有两个时期的上升十分明显,第一个时期是1900~1950年,第二个时期是80年代后期,而在这两个时期中间则出现过波动。进入21世纪以后,地球变暖的迹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十分严重;如果人类不加以控制,仍以目前的速度排放二氧化碳,据科学家估计,再过50年,全球气温至少会上升3度;再过100年,现在地球上已探明的石油将被用光;再过 300年,煤炭也将被耗尽。如果这些预测变成现实,地球将会发生一场大灾难;20世纪全球气温不过上升了0.5度,就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气温再上升3度,后果将更为严重,更何况把所有的石油和煤炭都烧完,到那时恐怕真正意义上的温室效应就已经发生了,海平面上升、淹没更多陆地、地热圈膨大,以及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的各种自然灾害轮番发生,人类不得不忍受疾病和灾难的折磨,并不可逆转,最后直至因所谓的繁荣而走向恐龙的老路,……。
最近,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极地发生冰架跨塌、火山喷发以及亚洲地震、海啸增多,等等……。这正是因温室效应引起地热圈膨大的征兆,南极大陆将不断扩大,北冰洋海底也将涌出岩浆、产生新的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