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落在左手上》再版,余秀华: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互相成长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
-
Qzone
-
微信
《月光落在左手上》再版,余秀华: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互相成长
10月23日晚,诗人余秀华受新经典文化之邀,携新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做客杭州单向空间,与剧场导演王音洁、心理学博士采铜,畅谈诗歌创作、独立女性、情感等读者关心的话题。
《月光落在左手上》是余秀华的处女作诗集,2015年出版后曾引发了一次诗歌的浪潮。2020年新推出的精装版收录了她的140余首作品,包括十余首新作,另收入了记录诗人生活和创作环境的图片,这些照片均来自余秀华纪录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据悉,余秀华的作品英文版已授权美国出版公司,预计将在2021年9月上市,由企鹅出版集团发行。
“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余秀华出版有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散文集《无端欢喜》,小说集《且在人间》。
她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性,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因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6岁才学会走路。因为先天性疾病,余秀华高二的时候便辍学,回到湖北荆门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老家。19岁嫁人,却走过了一段极为痛苦的婚姻,2015年,她勇敢地与丈夫离了婚。
余秀华2009年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她在《诗刊》发表诗作。2014年底,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以迅猛之势刷爆朋友圈,诗人余秀华火爆全国。2015年1月,她的首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上市,荣登豆瓣读书“2015年度中国文学榜”榜顶。同期,获评网易“2015年十大女性奖”之首,并被《出版人》杂志评为“2015年度作者”。2016年11月,导演范俭拍摄的余秀华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素有“纪录片奥斯卡”之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中获奖。
伴随着余秀华的名字一起闯入公众视野的,是人们给她贴上的“农妇”“脑瘫女诗人”等标签。对此,余秀华表示:“所有的标签都是错误的,带着一种歧视。”“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但是如果你们在读我诗歌的时候,忘记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将尊重你。”
频频登上热搜,诗人何以成为热点?
近期,余秀华因“表白李健”、参加某短视频平台活动读诗、关于诗歌尺度的讨论,几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这位诗人之所以自带流量,经常引发互联网的狂欢,正是在于她的真性情与敢言。面对媒体采访时的机敏犀利,与读者在公号、微博往来回复中的坦率直接,诗歌散文里“不做大词”的创作态度,正如她诗里写的那样,“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
在诗歌中,余秀华可以抛开一切现实束缚,尽情倾吐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爱情的渴望。就如她所说:“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在余秀华身上,文字的畅快和言语的结结巴巴,形成奇妙的对比。
诗歌作为一种小众题材,越来越边缘,越来越圈子化。余秀华的出现,让冷寂了多年的诗坛,又一次被大家关注,唤起了诸多读者的读诗热情,证明中国仍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热爱诗歌的传统。
Q&A 问与答
记者:请问你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余秀华: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互相成长,而不是互相拖累。两个人要有个人的空间,不要搅合在一起,这样我会受不了。我是非常独立的人,不会为了对方改变自己。
记者:诗人都很敏感,你认为自己敏感吗?
余秀华:我很敏感,敏感是一个人的性格特质,与是否是诗人没有关系。不是所有敏感的人都能成为诗人,但我觉得一个人太敏感并不好。
诗篇23:4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
小洋楼,媒体人
图书《恋恋韩情》(合著)《韩碟》《美国游记》《我不是娱记》《天堂电影院:高分电影里的情爱》作者
今日头条号“小洋楼杭州":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3/graphic/articles
新浪博客"小洋楼”:http://blog.sina.com.cn/louxiaoyang
微信公众号:光影流转 唯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