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郎|笔墨为媒,薪火相传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
田舍郎 人物名片
田舍郎,原名田振玉,196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随外祖父许竹楼先生习画,后入室陆抑非先生崇兰草堂。先后就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二十年间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画展二十余次。现为西泠书画院专职画师、院长助理、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浙江逸仙书画院副院长、杭州江南书画院副院长。
“薪火相传”纪念著名画家许竹楼先生诞辰110周年暨田舍郎花鸟画联展,9月12日-9月24日将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行。借画展开幕之机,记者和杭州文广集团全民美育节目《中国好文玩》节目组一起,在西湖边的西泠书画院湖天一碧楼专访了田舍郎先生。本期节目将于9月12日周三21:30在杭州生活频道播出。
启蒙老师,外公许竹楼先生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是宋代诗人汪洙《神童诗》里的一句,田舍郎的名字即从这里而来。
田舍郎本名田振玉,田舍郎这个笔名是外公许竹楼取的,其中蕴含着长辈的期许,“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田舍郎”是乡间小儿的自谦之意,寓意出身平凡,通过勤奋、努力仍可以出人头地。所以田舍郎非常喜欢这个名字里蕴含的励志色彩。
外公许竹楼是将门之后,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许崇智将军之子。但许竹楼从小酷爱丹青,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兼擅,生前为浙江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江南书画院首任院长、浙江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他于2005年98岁高寿去世。
在许竹楼先生100周年诞辰时,田舍郎曾在西泠书画院不远处的西湖美术馆为外公办过一个纪念展,同期他的画展也在西泠书画院举行。在许竹楼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田舍郎再次和外公举办联展,两人的作品将同时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展出。
许竹楼是田舍郎艺术上的启蒙老师,他记得自己第一次画画是六七岁的时候,外公让自己临摹一张小鸡图。几只小鸡看上去生动可爱,但看似简单的画面要画好可不容易,“墨多了,变成了一个煤球。墨少了,变成小煤球”,从儿童画的涂鸦之作开始,田舍郎回忆一张小鸡图,自己直到十几岁时才画得有点像模像样。但在外公看来,依然缺了点什么,“缺的是中国画的精气神,因为中国画讲究书卷气和格调,诗书画印不能缺少,要学的东西很多,里面的学问很深”。
第二位恩师,花鸟大家陆抑非先生
在一次书画学习中,田舍郎遇到了花鸟大家陆抑非先生,陆先生也是外公许竹楼的朋友。他看了田舍郎的作品后,认为“孺子可教”,于是欣然收之为徒。
陆抑非早年画的是工笔花鸟,晚年时转向写意画。田舍郎牢牢记得先生说的一句话,写意不是随便写意。他告诉田舍郎:在杭州话里,写意和惬意音同,但写意绝不是惬意所代表的自由随意,不是逸笔草草,而是每一笔都要到位,有着构图、笔墨方面的严谨章法。
“外公是我画画的启蒙老师,我在外公这里学习小写意的飘逸和速度,在陆老师这里学到写意画的严谨。两人风格虽然都属传统,但一为感性,一为理性,转益多师,对我的帮助都很大。”田舍郎如此说。
就这样,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带领田舍郎走进艺术之门。从一开始的兴趣爱好转变为后来的自动自觉,一天不画就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画画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体会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创新追求,花鸟画亦是山水画
将花鸟画画出山水画的味道,是田舍郎近几年在艺术上的创新追求。
田舍郎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办画展,定下每年办一场画展的工作计划。办画展的目的是让人提意见,收集了这些意见,他希望在明年的画展上能取得新的突破,这样每年都会有新的进步,新的收获。
他的画展不卖画,只作学术性公益性的展示,因为在他看来,“我请那么多老先生来为我的画展站台,请他们指点,并不是为了卖画,而是听取他们的意见,促使自己的作品有所提高,能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从前几年开始,田舍郎就尝试把花鸟画作为山水画来画。2015年他在上海办展,曾到陈佩秋先生家里做客谈了这个想法,先生说:“花鸟画的格局用山水画来体现,宋画里就有啊,但没几张,也不出彩。”田舍郎又去请教金鉴才老师,他认为这条路是可以走的,但画得不好会变成西洋画,因为西洋画讲焦点透视。
“花鸟怡情,山水怡神怡景,情和景结合得好才有空间的层次感。我现在依然在摸索中。”田舍郎表示自己坚持中国笔墨的传统精髓不会改变,这次的画展也有几幅这样的尝试之作。
师古人,师自然,师能者
“以古人为师,以能者为师,以大自然为师,这三个老师你一定要拜,作品才能进步和出彩。”田舍郎始终铭记外公给自己的教诲。
师古人,是坚持原汁原味的中国画法,学习古人的传家宝。师自然,是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写生能加深绘画者对画面生动、自然的理解。师能者,是向高手学习,取法乎上,这样路才不会走歪。
田舍郎认为作为一个好的中国画家,应该是要有一定的学识和修养,要求诗书画印都能并进,不光是笔墨、造型,更需要有中国画的意境。艺术来源于生活,让生活成为艺术。
除了担任那么多社会职务,他还做了多年的绿色义工,用绘画为环保出力,比如曾和宋涛、蔡树农一起举办过“生生不息”的环保展览,以30幅作品、30首诗、30幅书法,为环保鼓与呼。
另外,田舍郎也走出国门,到美国、北欧三国(挪威、瑞典、丹麦)办过画展,宣传中国优秀的绘画作品。以西方的方构图、中国式笔墨、多元化题材,使观者从视觉角度了解东方文化的魅力。
回顾自己的学艺之路,田舍郎认为自己是从努力开始,加上有悟性,天赋才被激发,“不经过努力和勤奋,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天赋。画画需要天分,但勤奋依然是第一位的。贵在坚持,好的艺术自然会脱颖而出”。让我们期待田舍郎先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求新求高求远,为我们呈现更杰出的作品。
田舍郎作品
9月号艺术周刊第1期封面人物
“薪火相传”纪念著名画家许竹楼先生
诞辰110周年暨田舍郎花鸟画联展
-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西泠书画院
- 承办单位:杭州国画院
- 协办单位:浙江省逸仙书画院、杭州江南书画院
- 展览时间: 2018年9月12日-9月22日
- 展览地点:杭州国画院美术馆
撰文:娄晓阳
版式:沈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