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华|花鸟关情,淡泊高远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
撰文:小洋楼 版式:沈如意
人物名片
邱明华,1958年4月生于杭州,现任中国国家画院杭州分院画师;中国书画协会浙江省分会副秘书长,高级画师;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杭州西泠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花鸟部副主仼;中国黄宾虹学术究研会会员;中国长征书画协会会员;杭州市科学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青年艺术专修学院特聘画师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画展并获一至三等奖或优秀作品奖,被国内外友人及藏家所收藏。已入编世界华人名家名人录第四卷。
邱明华在圈内以淡泊、低调、谦和风格为人所称道,他把名利看得很淡,但注重老百姓的口碑:“只要有人喜欢,你的画就有价值。不喜欢,就说明你的画是失败的。”
梅兰竹菊四条屏广受欢迎
邱明华对绘画的兴趣从少年时就开始了。初中时他在上课之余,师从著名大师张大千弟子周启人先生学习山水画。青年期间,主要学习素描和速写,为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期间有幸得到了陆抑非、诸乐三、张品操等前辈的教诲,画艺突飞猛进。
邱明华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作品是他的梅兰竹菊四条屏,他认为,练习花鸟画是从梅兰竹菊开始,梅兰竹菊可以说是学好花鸟画最基础的基础,“梅花的花瓣画好了,画其他的花大同小异;兰花的叶子画好了,其他的草也可以画好;画竹节和竹叶,就像写篆书和草书;而菊花画得好,画牡丹也就没什么问题”。
邱明华的花鸟画给人以自然、清淡、优雅、宁静之感,虽然笔墨是传统的,却反映了鲜活的时代气息和风貌。他在几十年的艺术道路上,大量临摹和吸收了石涛、吴昌硕、任伯年、虚谷、蒲华等历代名作,通过传统与现代、写意与泼墨、真实与抽象、浓与淡、干与湿、线条与墨块、墨与色、黑与白的自然反差对比等手段,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观赏他的画,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处他运用了宿墨的技巧,体现一种氤氲散淡的韵味。磨墨则用在提精神气上。疏密有致,浓淡相间,富有意趣。
艺术生命开启第二春
在邱明华眼里,一幅画是有生命的,中国画的线条、水墨就像人身上的骨、肉、血,三个部分缺一不可,“线条就是骨头,块墨就是肉,水是水墨画的灵魂,因为中国画离不开水。三个方面做好,才是有生命力的一幅画”。
邱明华说自己欣赏的正是这样的艺术品:“有生命力的一幅画,自然会有一种视觉冲击力,会有一种感染力,吸引你的眼球。其次,你才会留意它的局部,看它的构图、线条等技法方面的细节。”
朋友形容邱明华是“快枪手”,画画非常快。只要一笔下去,就停不住,可谓一气呵成。创作对他来说也是非常享受的过程。今年他已经退休,对他来说,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画画,艺术生命将开启新的篇章:“对于画家来说,60岁这个年纪还属于青壮年,我认为自己的风格还没定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古人,学今人,邱明华始终坚持学习,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博采众长。作为海洋系统退休的书画家,他希望接下来侧重研究海洋生物,比如画南极企鹅、海洋鱼类等,“画海洋动物的画家不多,这方面将是我接下来重点关注的题材”。
邱明华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