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宏波|欢喜清净,幸福自来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
撰文:小洋楼 版式:沈如意
人物名片:缪宏波,1973年生于杭州,祖籍浙江温州苍南。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现为杭州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系)客座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杭州市委员会委员。
顺风顺水的艺术之路
缪宏波的艺术之路走得很顺畅,他是人们眼中的幸运儿。
父亲是喜爱书画的公务员,母亲是杭州文物商店(现在的杭州文物公司)的员工,缪宏波喜欢画画,既是兴趣和天分使然,和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小时候家住在湖滨一公园美院附近,班上的同学大部分是美院子女,学画氛围很浓,所以他从小就跟着涂涂画画。小学二年级时,在父亲好友周文清先生的推荐下,每逢双休日到杭州市业余美术学校学习书画。小学五年级便正式跟着美院的闵学林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
闲窗幽梦,46x68cm
1992年,19岁的缪宏波顺利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专业,当时花鸟专业两年只招四五名学生,可谓凤毛麟角。教他的老师,也都是名家大腕:卢坤峰、章培筠、童中焘、吴山明、马其宽、闵学林、徐家昌、沈岳等。
23岁毕业分配到杭州画院;26岁在新加坡举办首次个展;38岁评上国家一级美术师;40岁成为杭州画院副院长,用年轻有为来形容缪宏波毫不为过。他还身兼浙江省美协理事、杭州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特别是美协秘书长一职,要管理1500多名美协会员,事务相当繁忙。
陕北黄土高坡所见,42×56,2017年,纸本水墨
白天需要上班,又是领导,怎么处理工作和画画的关系?缪宏波认为关键还是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经历的事情越多,对人生的认识越明晰,这些人生的阅历和感悟对画画很有帮助”。他坚持每天动笔,挤出任何可以利用的时间:早上送孩子上学后早早来到单位,上班之前的时间可以画;午休的时间可以画;下班回家之前的一段时间可以画;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也可以画……
欢喜清净的精神追求
缪宏波主攻花卉,兼擅山水。他推崇宋元画的纯正,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写意精神也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
他的写意花鸟,色调雅致,余韵留香。而他的工笔重彩画,又别有一番绮丽、幽深之意境。“一草一木也关情,把花花草草的情感画出来也不是简单的事。”他这样认为。
榆林统万城,42×56,2017年,纸本水墨
如果说描花写草的花鸟画给人以缤纷、清和之美,那么缪宏波的山水画在勾树勒石间呈现另一种大气肃穆之美,和山水画形成较大的反差。缪宏波喜欢用山水记录祖国的壮美河山,通过一笔一墨真实地还原、反映所看到的自然之美。
工作时经常要下乡采风写生,他出门必带画画的册页、便于携带的墨膏等绘画工具。武义的璟园古宅,贵州的群山,陕北的民居和黄土高坡,榆林的统万城遗址……一本本册页记录了他眼中的山山水水,民宅田园。
缪宏波,凌波仙子,41cm-41cm
缪宏波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传统中汲取各家之长,在大自然中领悟一些东西,在生活中寻找美好的事物,并随着时间静静流淌而出”。如果说自己作品的特色和辨识度,他认为是“走心”,“欢喜清净,恬静安逸,这也是都市人的精神追求”。
缪宏波从容平和的良好心态,也带给他挺高的幸福感,能有时间画画就是他眼中幸福的一件事,“生活在杭州,可以静下心来画的题材范围很广,可以画的内容很多,我感到很多时候来不及画”。
除了绘画,缪宏波另一个突出的成绩是写书。2000年至今,他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已出版各类中国绘画技法专著18册,成为行业畅销书。
年富力强之时,未来还有很多发展空间。“画家40多岁谈定型太早,一般来说60岁左右才能确立画风,我现在还处于发力阶段,所以风格多样,愿意作更多尝试。”缪宏波如此说。
缪宏波作品赏析
云表奇峰,41cm-41cm
缪宏波,楼台烟雨,41cm-41cm
缪宏波,湖山锦绣,41cm-41cm
相看诗景,58x25cm
五月清风,41cmx41cm,2013,纸本
欢喜清静,41cmx41cm2014,纸本
春信枝头,41cmx41cm,2016年
庭院深深,100x100cm
花气袭人,41cmx41cm,2016年
秋庭独步,41cmx41cm,2016年
过秋荷塘,247x124cm
香澄烟外,41cmx41cm,2014,纸本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