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嫌疑人X的献身》:你无权除去“无用的齿轮”

分类: 电影 |
http://p2.pstatp.com/large/1af80002b23232fc2bff
▲IMDB7.3分,豆瓣6.6分。个人评分6.5分。
中国化了的日本悬疑推理片,从巧妙上面缺少让人惊艳之感,只能说及格。
张鲁一是从头到尾设局的人,让那么多人掉进他设计的层层陷阱。
虽然是献身,但为了爱让无辜的人死去,不仅少了感动的力量,也令人质疑这样的价值观。
张鲁一的蔫和王凯的正,形成对比,但对张鲁一的蔫没有做根源上的追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http://p2.pstatp.com/large/1b7600010f3016d7281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清明档在《嫌疑人X的献身》《绑架者》《非凡任务》三部警匪片中,选择了第一部。
一来,这是一部大IP,想看看中国版改编得怎么样。二来,三部里面也实在选不出想看的了。
因为我看电影是挑导演的,我相信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尽管《绑架者》里面有我喜欢的白百何,但口碑不高,徐静蕾的导演功力也就这样了,所以我也不会去追。
我也把进影院看电影,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朝圣。遇到好的电影,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之旅。而遇到一些构思巧妙的电影,会让人有惊艳之感。
一位导演有没有艺术天分,有没有打动人的力量,从他的电影里就能感受得到。
http://p2.pstatp.com/large/1af80002b2346b68b924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http://p2.pstatp.com/large/1b7400010d8df1c8f6b2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部《嫌疑人》,在我看来非常普通。一部犯罪悬疑片,尤其不能忍受平庸,所以感觉《嫌疑人》甚至不如苏有朋的第一部电影《左耳》,《左耳》的青春至少是有感染力的。
张鲁一在片中设了几个局,让人一步步落入他的陷阱。他曾说过:盲点题就是,看起来是函数问题,其实是几何问题。
第一次是帮助林心如母女制造不在场证明。他给人造成的错觉是,河边死去的人是片中林心如的前夫。
第二次是雇人威胁追求林心如的坤哥,给林心如寄威胁信。给人造成的错觉是,他的情商很低,为了追求喜欢的人不择手段,心理有些变态。
第三次是对付自己的对手、刑警学院副教授王凯。给人造成的错觉是,他想阻止对手继续追查下去,因为自己做的事会败露。
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他,也达到了他的目的。
这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悲伤告白”。
张鲁一扮演的石泓说:“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
为了喜欢的人,他甘愿献身。不惜让自己喜欢的人痛恨自己。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她幸福。
这也是很多日韩悬疑推理片的主题,和“用情至深”有关,里面可以看到主人公的深情。
http://p2.pstatp.com/large/1af700044dc7a43f1c86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不足的是,王凯的表演过于正。张鲁一的表演过于蔫。他们的表演都缺少层次变化,过于单一。
如果说片中王凯的角色身上的正是与生俱来,那么张鲁一的蔫就让人莫名其妙。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他会显得如此落魄?为什么喜欢离群索居?
片中没有交代,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因为人不应该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
或许“他们就像无用的齿轮,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是他对生命感到绝望的原因。
在他眼中,流浪汉也像“无用的齿轮”,有些人的生活也像“无用的齿轮”,他也无法忍受自己活得像“无用的齿轮”。
但你有权除去“无用的齿轮”吗?他们是活生生的生命,你无权杀死你眼中无用的生命。所以片中嫌疑人的献身无法让我感动。
据说原作小说就因这一点引发负面价值观的讨论。中国版虽然作了改编,这个争议相信也依然存在。
如果说反证黎曼猜想、数学四色问题就能证明片中物理学天才和数学天才的身份,那么这样的设计也太低估了中国观众的智商。至少在我看来,并没有产生天才的认同感。
中国化了的日本悬疑推理片,总显得不那么纯正。日本原版一定是好过中国版,如果有时间,还是应该看看原著和福山雅治版的《嫌疑人》。
http://p2.pstatp.com/large/1b770001102133dcecd7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石泓:盲点题就是,看起来是函数问题,其实是几何问题。
石泓:他们就像无用的齿轮,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
石泓:有时候一个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