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事件:别让喧嚣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分类: 杂弹 |
撰文:小洋楼
深圳媒体人、作家罗尔为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卖文筹款事件发酵后,忘不了他戴着口罩接受记者采访时泪眼模糊的双眼,他说:“没有人关心我女儿的病情,只关心我是不是骗子。”“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只是20万和200万的区别。”但是无论从事发还是持续至今的评论来看,对他的指责和谩骂都远远超过了对他的同情。这是为什么?
这确实是一起特殊事件,因为当事人没有通过社会慈善机构募捐,而是通过发网络文章打赏求助;这确实是一起策划事件,因为有小铜人公司的承诺,网友每转发一次文章,公司就捐出一元钱;罗尔的做法也确实有争议,因为他被爆名下有3套房,2辆车,还说过“一套是给儿子的,一套是现在老婆名下的,一套是以后养老的”……
所以,罗尔事件的大逆转也是有原因的。网络可以把一件事情急速地放大,罗尔也坦承发文之前,根本没有预料到如此强大的影响。当他在个人微信号上发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样的文章后,迅速在朋友圈被转发。人们为什么想都不想就愿意转发这样的文章,愿意提供捐助?因为这样一篇言辞恳切、动情的文章,很快就能触动人的内心,更何况朋友圈就像一阵飓风,很多人跟风转发,引发蝴蝶效应,几个小时的筹款就超过了200万。
事件发酵后,马上有人跟进关注,发现整个事件是罗尔和朋友的一次策划。于是当天事件就倒戈反转,罗尔成为众矢之的,被骂是利用女儿博取公众同情,还是个骗子,因为他并不是穷人,有房有车,女儿的医疗费也根本没有描述的那么夸张,只花了3万多元。
舆论口诛笔伐之下的结果是,200多万筹款悉数退回给资助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看起来是一场闹剧,因为看热闹的人潮退了,人们没有损失什么,罗尔也没有得到什么资助。
与此同时,发生了另一起类似的患儿事件。常州4岁的女孩因患脑癌,父母卖房救女,他们说:“不到万不得已不麻烦别人。”很多文章特意把这句话作为标题,似乎是想和罗尔事件形成对比:一个是有3套房也要祈求大家同情打赏的,一个是只有期房也要抵押救女儿而不愿麻烦大家的。
罗尔事件,其实是让我们注意到几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上有一部分罗尔们不愿意通过慈善机构寻求帮助?是否和慈善机构存在着不少漏洞、无法令人产生信任等有关?社会不建议往个人账户捐钱打款,《慈善法》却没有规定个人账户不能接受公众捐款,那么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法?
另外,当网络从一开始把罗尔放大为一个可怜的父亲到变成一个可恶的骗子,公众没有节制地消费这个话题时,有没有考虑到我们需要终极关心的是什么?相信任何一个女儿得了白血病的父亲,都生活在煎熬之中。有人愿意为生病的孩子和这个家庭送上祝福吗?这些应该都比我们探究罗尔事件的真相更重要。
就像我们不时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轻松筹,尽管不乏过度渲染病情和困难甚至有虚假信息,但有人也愿意付出爱心,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人人担心被骗,那么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该怎么办?
如果风暴过后,罗尔一家更多是感受到社会的善意和大家的爱心,那才胜过一切的责难和非议。
让我们来祝福孩子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