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河故人》 山河已远,故人犹在

(2015-11-05 20:00:13)
分类: 电影
《山河故人》 <wbr>山河已远,故人犹在
    青年涛儿
 
《山河故人》英文名Mountains may depart的意思是分离,但看到更多的却是关于失去,特别是1999年和2014这两段。2025年的第三段,虽然关于回不去的故乡,但主角却不是涛儿,有割裂之感。最喜欢青春的第一段,有笑有泪,三角关系中你总会失去一个挚爱的人。虽然“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不是任何的东西都能被时间摧毁”。

《山河故人》 <wbr>山河已远,故人犹在
    中年涛儿

《山河故人》 <wbr>山河已远,故人犹在
    老年涛儿


评论人杨早看了《山河故人》,说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让人觉得人生非常无望。虽然我在看前两段的时候,流了好几次眼泪,分别是为人生一种强烈的失去而感伤:第一段梁子离开故乡的时候,分明是青年时代的涛儿失去了一个好友。第二段涛儿的父亲猝然过世时,分明是中年时代的涛儿失去了一个亲人。第三段是关于涛儿的孩子面对回不去的家乡,依然是和失去有关。但是有一个人的坚守却传递给了我力量,那是赵涛主演的涛儿这个人物所给我的。她一直留在汾阳;三个时代她一直养着一条拉布拉多犬Yoyo——当然狗狗不可能活那么久,那代表着一种不变的相守;她一直喜欢做饺子,一个麦穗饺子是专门给儿子的;她一直喜欢跳舞——片尾雪地里随着宠物店男孩《GO WEST》旋律跳的迪斯科,呼应开头的青春舞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坚守的美好力量。
还有叶倩文演唱的《珍重》,贯穿三个时代:第一次出现在涛儿家开的小音像店里,一对情侣来试音响,CD里播放的是这首歌。第二次出现在涛儿带着回来奔丧的孩子坐绿皮火车时,他们一起带着耳机听这首歌。第三次出现在张艾嘉扮演的米娅老师在中文课上播放《珍重》,涛儿的孩子到乐听着好熟悉,觉得自己听过。一首《珍重》,串起了人生的情缘。“不是任何的东西都能被时间摧毁。”这是张艾嘉对着董子健说的,也是我在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相比《山河故人》海报上的“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我更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是有力量的。片中带给我力量的,是这两个女人,赵涛和张艾嘉。
那么我们来看看电影的三段故事都讲了什么?
1999年的山西汾阳,曾是中学同学的涛儿、张晋生、梁子经常在一起玩,涛儿是舞蹈老师,唱着“文峰塔上升紫气,迈步走向新世纪”跳伞头秧歌,张晋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把煤矿都买下来,梁子是矿上的工人。三角关系中,首先张晋生无法忍受。电器店、迪厅里,几个回合,张晋生逼走了梁子。这段故事有笑有泪,涛儿最后选择了张晋生,梁子选择远走他乡。
2014年,依然是汾阳,涛儿人到中年,和张晋生离了婚,张晋生带着儿子在上海做风投生意,儿子在国际学校就读,有了一个新“妈咪”。煤矿工人梁子得了重病,时隔15年后携家带口返回故乡,需要涛儿的资助。涛儿父亲在为老战友过寿时的路上猝然去世,涛儿让儿子到乐回来奔丧。青年时期的三个主角人到中年的境况全然不同。
2025年,老年的张晋生在澳大利亚的海边城市生活,儿子张到乐和他语言不通无法沟通。他认识了他的中文老师米娅并爱上了她。米娅鼓励他回国看望母亲,“不是任何的东西都能被时间摧毁”,但隔着千山万水和几十岁的年龄差距,他们能回到故乡吗?
青年时剧情轻松,有笑有泪,据说屏幕用的是录像机时代的4:3比例。中年时更多的是沉重,屏幕用的是遮幅16:9。老年时屏幕的色彩和科幻片里的未来时代靠近,用的是宽银幕1:2.35。分段式的故事向来很难有一气呵成之感,如果说《山河故人》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想是因为最后一段的割裂感。主角不再是涛儿,她的晚年生活和前两段没有形成连贯感,这是遗憾的地方。这样一部电影,其实装了太多内容,关于失去,关于忘年恋,关于分离,关于漂泊,还有反腐的隐喻,不过有一种最浓的情感,那就是珍重,珍惜,因为这个时代,我们失去的太多,但情感始终是最重要的,而在失去中总有一种坚守让我们泪流满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贾樟柯一不小心也跟了把怀旧电影热的潮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