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果奖给中国人带来什么?

(2015-08-28 01:46:13)
分类: 杂弹

雨果奖给中国人带来什么?

前几天从世界顶级舞台上传来了两个和中国人有关的好消息:在世锦赛百米飞人决赛上,中国人苏炳添成为和一水儿的黑种人站在起跑线上的唯一黄种人,他也是唯一一个跑进10秒的亚洲人。

在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上,中国人刘慈欣凭《三体》拿到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雨果奖历史上第一位亚洲科幻作家获奖。

中国人需要更多地站在世界舞台上,证明我们的作品不只是局限于被国人激赏和本土化的自娱自乐,而是和世界的潮流同呼吸共命运。

有位评论人这样说:刘慈欣的意义在于,中国作家终于能够与世界潮流同步思考人类的命运,从现代性的角度为全世界贡献思想与价值观,而不再局限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一种乡土命题。”

我们先来普及一下雨果奖。雨果奖又叫科幻成就奖,由科幻杂志之父、美国人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创立,他创办了第一本真正的科幻杂志《惊奇故事》。雨果奖和星云奖并称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科幻领域的双奖。事实上,这两个奖项的获得者通常都被英美国家的作品所占据(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大片有源源不断的科幻故事素材)。而数据显示,雨果奖1953年设立以来,被提名者中有296位是白人,仅有3位是黑人。

刘慈欣,更多人习惯叫他大刘,这位生活在山西娘子关某发电厂的工程师,至今过着类似化身博士的双重生活,白天上着正常的班,晚上等妻儿睡下后,到书房开始脑洞大开地写字。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以想象为翼,让思想在寒冷的冬夜飞过万家灯火

早从1999年开始,他就开始发表科幻小说,连续多年拿到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但成名仅限于科幻领域。2010年开始,他已完成好几年的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开始大火。之后,被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译成英文版。现在,他拿到了科幻领域的诺贝尔奖雨果奖。明年暑假,电影《三体》在国内上映——这一切的发生,看似自然而然,把中国科幻一步步推向大众,推向世界,但你要知道,中国科幻走向世界这一步有多么重要和不容易:首先,它必须是畅销书,然后要有人翻译成英文版,有国外的读者基础,再然后,才有机会参加评奖。我们不缺乏翻译成外文版并获奖的中国小说,但大部分是外国读者所了解的是乡土中国,《三体》的角度却是人类,人类的想象力是没有地域限制的。

有句话说没有科幻的民族如同被切了脑叶,和西方发达的科幻相比,我们的民族似乎太缺乏想象力和未来意识。复旦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严锋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差距最大之处不在纯文学,而在通俗文学,在科幻领域。

海子曾说: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我们的民族不缺风雅,不缺艺术,缺的是科学探索和人文思考的普世性,这也是我们的国家缺乏产生世界范围影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原因。1780年,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写道:我必须修习政治学与战争学,才能让我们的后代拥有修习数学和哲学的自由;我们的后代必须修习数学、哲学、地理学、博物学、造船学、航海学、商学及农学,才能让他们的后代拥有修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刻、绣织和瓷艺的权利。科学基于理性,艺术偏于感性,而前者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刘慈欣在《三体》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世界都能在弹指之间灰飞烟灭,一个人的终结也就该如露珠滚下草叶般平静淡然。人固然渺小,但人的想象力却是无穷。中国流行的科幻小说,早期有大家熟悉的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倪匡《卫斯理系列》,之后,国内的科幻小说长期缺乏影响力,直到刘慈欣出现。大刘之后,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小说给予中国银幕更多的滋养,毕竟,我们的大片不能只靠古装魔幻活着,中国的科幻大片同样需要走上国际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