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十年一剑,隐娘出鞘

标签:
娱乐 |
分类: 影视歌演人物 |
2012年7月,侯孝贤第一次到杭州参加自己的电影回顾展,并接受了西湖影像促进会荣誉会长的称号。当时他就说自己正在拍摄《聂隐娘》,这部电影陆陆续续拍了很久,中间还中断过几次。现在,侯导终于带着新作来了。由西湖影像促进会、华策影视集团等单位主办的“时代的对话”主题论坛,请到了他和台湾著名影评人闻天祥、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青年导演毕赣座谈,当然话题主要围绕着《刺客聂隐娘》。
在“不一样的唐朝,一样的时代”论坛单元里,侯孝贤谈到为什么会拍这部电影。“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小说。读大学时,当时出版了一本《唐人小说》,非常喜欢,《聂隐娘》就是其中一篇。我记得还有一篇《任氏传》,也很好看。”
侯孝贤说:“唐朝在我们中国,是最动人的时代。”为了再现心目中的唐朝,侯孝贤做了近10年的功课,电影的画面极尽华美,同时又有着水墨山水画般的东方禅意,将东方美学和民族古风发挥到极致。为了拍到理想的画面,剧组跑遍湖北武当山、神农架、利川、随州、内蒙古等地。15场和室内建筑有关的戏,则借用京都的大觉寺、高台寺、东福寺、平安神宫的水上太平阁,因为日本是保存唐朝物质文化最完整的地方。
片中有一段聂隐娘“青鸾镜舞”的台词,代表着一个人的孤独。闻天祥今年在戛纳电影节上看了《刺客聂隐娘》后,曾给侯导发了一条简讯,“你在拍你自己?一个人,没有同类。”这次又被问到这个问题,侯孝贤笑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人,没有同类。这部电影说的就是孤独的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怎么自处、怎么面对。当你做了选择以后,你就已经不孤独了,因为你已经寻找到了同类。”
最重要的是演员
从《千禧曼波》开始,侯孝贤找舒淇拍电影,之后的《最好的时光》把舒淇捧上金马影后的宝座,她和张震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最佳情侣。《刺客聂隐娘》中,两人一个演女刺客,一个演魏博镇节度使田季安,于是很多问题冲着这对CP而来,侯孝贤对于这些被问了无数遍的问题,也是不疾不徐。
他认为拍电影最重要的是演员,主演找对了,电影就成功了一半。“舒淇非常适合我的电影,我们已经合作三四部。她非常大方,性格直白,不会撒娇。张震人很忠厚老实,我蛮喜欢他的。
周韵(演田季安夫人田元氏)有正宫娘娘的气派,咏梅(演聂隐娘之母)演戏很好,倪大红(演聂隐娘父亲聂锋)是刘杰导演介绍的,雷震语(演聂隐娘二舅)演过《白银帝国》……如果演员找错了或者和你预期的不一样,要么换,要么只能根据对方的情况去调整。”他甚至拿好莱坞来比较,“好莱坞的casting就很强,拍很多电影都是先有演员再有剧本”。
并非文言文
此前《聂隐娘》在国外不少地方试映过,被提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是文言文的晦涩难懂。这次向侯孝贤提问“为什么使用文言文,现代观众会不会听不懂”?他连连摆手,“文言文是一字一意,每个字代表一个意思,因为唐朝的字是刻出来的。电影里的台词大部分只是‘非口语’,普通人理解起来完全没问题”。
那么,不妨先看看这些台词,你是否能理解?
聂隐娘:“师父教导我,凡鸟兽一定藏匿形影,所以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鹰色随树,同化于物类之中,冥然忘形。影无形,响应声,无形则无影,无声则无响,是谓隐剑。”
“我跟师父学剑,第一年,剑长二尺,刀锋利可刃毛。第三年,能刺猿狖,百无一失。第五年,能跃空腾枝,刺鹰隼,没有不中,剑长五寸,飞禽遇见,不知何所来。第七年,剑三寸,刺贼于光天化日市集里,无人能察觉。”
道姑:“以后遇此辈,先杀其所爱,然后杀之。”
“剑道无亲,不与圣人同忧。汝剑术已成,却不能斩绝人伦之亲!”
嘉诚公主:“罽宾国国王得一青鸾,三年不鸣,有人谓,鸾见同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青鸾见影悲鸣,对镜终宵舞镜而死。”
侯孝贤语
·我一开始拍了很多卖座的片子,也做编剧,像《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在那河畔青草青》这些。真正转向是从朱天文的《小毕的故事》开始。前面是作为导演的训练,有那个底子,往写实方面走就会很快,只要有人投资。
·在世界任何角落拍电影,只要是关于人的,全世界都能看懂。
·你是什么样的人,呈现的肯定是什么样的电影,逃不掉的。
·电影新写实主义,无论怎么变,关注的还是人。
·现在没有人这样拍电影了,但我们只会这样拍电影。我只拍我会拍的电影。
·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如何面对过去,你就会知道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而所谓的未来其实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