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中国国际动漫节N个场景

标签:
财经 |
分类: 文化/读书 |
今年无论是主论坛还是大师班,都非常注重讲故事,特别是中国故事。中国动漫不缺技术,缺的是讲好故事。
来自动画王国迪斯尼传媒集团执行总监Leslie
Lee分享了迪斯尼多年动漫制作的经验,他从自己童年故事讲起,因为爱故事,所以加入迪斯尼做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动画。“讲述故事是迪斯尼的起点,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很多重要的动漫角色都是通过不断地讲故事而变得越来越有活力,历久弥新。”他说,迪斯尼有项重要工作,就是每一部动画都会请孩子来观看,哪里最精彩,哪里最无趣,都会有专门的部门来收集信息,“每天都要与孩子交流,这也是故事最初的来源。”
一年一度的金猴奖颁奖,选出最佳动画片、最佳动画系列、最佳漫画和最具潜力奖
为《冬季恋歌》裴勇俊、《浪漫满屋》RAIN配音的台湾配音天王李景唐
阿狸爸爸Hans在签售
动漫装饰了你的生活
你装饰了美丽的杭州
在杭州,动漫不仅是产业,也是文化,更是时尚的品质休闲生活。走过11年历程的中国国际动漫节给杭州和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了什么?给文创类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及衍生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体现了哪些产业发展新趋势?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国际节展办主任董悦为我们阐述了中国国际动漫节的四大效应。
孵化效应
2004年,杭州动漫游戏企业不足10家,没有一部像样的原创动画作品;2014年,全市动漫游戏企业299家,原创动画片9948分钟,漫画作品1609部,游戏作品199款,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目前,杭州已有2个国家级的动漫产业基地,3个国家级的动漫教研基地,11所在杭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每年培育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
杭州动漫游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迅猛发展,培育了杭州动漫龙头企业“中南卡通”,已跻身全国动漫“第一阵营”。玄机科技、博采传媒、阿U文化、定格动画、长城动漫等动漫企业也茁壮成长,网易、电魂科技、畅唐科技、边锋网络等游戏企业更是异军突起,为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与经济效益。
长尾效应
顺应“互联网+”的时代风潮,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与淘宝合作,首次推出了“智慧节展”。中国国际动漫节研发了服务于参展商的手机端APP——国漫通,帮助企业实现项目发布、信息浏览、商务社交和洽谈预约的智能化,提高企业商务洽谈的便捷性、舒适度和成功率。同时,围绕“O2O”概念,还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合作,采用二维码、电子门票等新技术,为现场观众提供数字化参观与智能化购物的时尚体验。动漫产业与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形成了多产业间渗透、融合、聚集、嬗变的化合反应,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杭州创客们提供了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文化创意、动漫表达、数字传输、信息支撑、智慧应用,将“动漫之都”与“智慧城市”充满想象力地联系在了一起。
溢出效应
一年一度的国际动漫节恰逢“五一”小长假,在动漫节展中度过“五一”小长假,成为了许多杭州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休闲选择。
眼球效应
杭州动漫节每年都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机构参展参会参赛,10多个国际知名的动漫节展代表参观,100多家中外媒体近500名记者的现场报道,有效提升了杭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关注度和美誉度,成了杭州的又一张城市文化金名片。
杭州,这座世界上“最华贵美丽的天城”正缀上了“动漫之都”的绚美勋章,充满了浪漫的、时尚的、创意的气息和国际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