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达人展手艺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艺术人物 |
美食应该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也最直观的元素,譬如一年中除了春节外,三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均离不开吃,你能想象清明节没有清明团、端午节没有粽子、中秋节没有月饼吗?这些美食既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致力于打造“第三文化空间”的杭州图书馆,在端午节这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离下午2点正式开始的时间还有段时间,杭州图书馆文化长廊就已热闹非凡,十张桌子摆成十个擂台,招募来的十位民间包粽达人每位带领四位学员组成一组,桌子上摆放着盛赤豆糯米的脸盆、粽箬等,宛如一场“比武盛会”。
十位包粽达人汤顺华、吴菊芬、孙金水、郑景民、高剑秋、吴桂莲、徐小彩、丁彩珠、刘桂秋、闻祝英,各有各的独门秘籍。有人多次参加包粽子比赛,有人会包蛋黄粽、三角粽、枕头粽等各色粽子。他们大多是大妈大伯级的人物,以女性为主,孙金水、郑景民两位男性在里面显得分外突出,他们娴熟的手艺显示出巧手男人的魅力。
在每一位包粽达人的台前,都有一个易拉宝,既有每个人的参赛宣言,也有端午节令传统民俗的一些释义,赛龙舟、佩香囊、斗草、吃五黄、沐兰汤、悬艾叶菖蒲等,向大众普及民俗知识。这些大妈大伯本着对传统节日的感情参加这个比赛,像丁彩珠说的“老一辈对传统节日的感情应该传承给下一代”,闻祝英说的“热爱生活的人终将被生活所热爱”,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原定50分钟的比赛,有的小组仅花20多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然后每组将包好的粽子拼成一个字,十组拼成了“端午节
这次活动有20多个小朋友参加,虽然他们包一个粽子尚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但看到每个人学得不亦乐乎的样子,就知道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团体协作精神,也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感受。
Links
会包十连粽的达人吴桂莲
本次比赛,来自临平的吴桂莲表演的包粽技艺令人惊叹。只见她拿着两片粽箬一兜,“哗哗哗”往里拨进赤豆糯米,然后一裹,拿过线翻卷捆绑,一个肉鼓鼓的粽子不到半分钟时间就完成了。
吴桂莲在临平开了家土特产店,由于她包粽子的技艺远近闻名,很多单位会在端午的时候专程到她这里订单子。而她就是凭自己的一双手,去年包了一千多斤粽子,今年也有七百多斤。“端午最忙,春节也有很多人来订粽子,一年主要就是这两个节日忙一些”。
“斧头粽、三角粽、一口粽……只要你说得出来的粽子,我都会包。”而她最拿手的是十粽连包,当天摆放出来让很多人惊叹是怎么包出来的?“并不是十个粽子包好了再连起来,而是一起包。这门手艺是我小时候跟爸爸学的,算是临安老家的传统手艺。后来有很多人跟我学,但能学会的很少。十连粽、六连粽等通常在女孩子出嫁时摆放出来,特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