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杂志书 文学新浪潮

标签:
阿乙杭州天南《人民文学》《收获》文化 |
分类: 文化/读书 |
韩寒主编的《独唱团》甫一出版就成“绝唱”之后,国内新出的杂志书或新兴文学杂志反而呈欣欣向荣之势,1月2月我们看到了笛安、落落主编的《文艺风》,3月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创刊号问世,4月是现代传播推出的《天南》,一个赛一个火。这些有着杂志外壳、图书内核的杂志书的兴起,似乎代表着文学新浪潮的来临。
《天南》不与《大方》比销量
上市之前,《天南》在微博上已经火了。当杭州晓风书屋在微博上告知“天南已到”,300本在一天内几乎就告罄。继在杭州断货一段时间后,4月19日加印的第二批已经上市。晓风书屋工作人员说,虽然《大方》在总体的销量上大于《天南》,但《天南》卖得比《大方》快;《大方》的读者以年轻人为主,但《天南》有不少老年人也来买。
和当下以明星作家担任主编、口味以休闲为主流的文学杂志、杂志书相比,《天南》走的是不同的路子。主编欧宁是独立艺术家、设计师,执行主编阿乙是着重现实写作的青年作家,加上自身编辑沙湄、英文编辑陶健,组成了《天南》的编辑团队。阿乙说:“欧宁、我和沙湄,三个加起来都有一百一二十岁了,倾向于思想上独立的内容,对来稿我们三个人采取的一票否决制。”
那么《天南》到底是杂志还是书?欧宁很笃定地告诉我:“就是文学期刊,我们不拿杂志书这种外在的形式作卖点。”当我告诉他,《大方》创刊号超100万时,他表示“我们在销量上肯定比不上《大方》,因为安妮宝贝粉丝众多。《大方》面对的是大众读者,刊登的是流行文学,大众对文学的认定是休闲读物,就像《大方》的封面就有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但我们认为文学是要有所担当,文学要关注社会现实。《人民文学》《收获》都有这样的关怀,它们虽然品相上比较保守,但质量很高,是值得尊敬的文学期刊。”
所以你看到《天南》的味道是严肃的,文字是犀利硬朗有力量的,英文名chutzpah(放肆),代表的又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搬家时也不扔掉的杂志
创刊号“特别策划”主题为“亚细亚故乡”,关注亚洲农村的历史、现实,收录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印度的死亡在乡村》,欧宁采写的《乡村乌托邦:清迈的艺术实验》,台湾作家吴音宁回望台湾乡土变迁的《江湖在哪里》及阿乙写的短篇《杨村的一则诅咒》等作品。阿乙是《天南》团队里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位。这位出版了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的青年作家,曾在江西的小县城当过5年警察,在《郑州晚报》、网易体育频道当了9年体育记者。他说自己的写作离不开社会现实,《杨村的一则诅咒》就来自他在朋友那里听到的故事,当时觉得非常震撼。尽管有人认为阿乙的小说太颓废、太愤怒、太血腥,但他获得罗永浩、北岛等人的高度评价。
欧宁心目中的理想作者是作家中的行动派,他们能够引领着时代精神。同时他希望以时尚的理念和包装,让文学期刊可以走得更远。而无论是读小说还是做编辑,阿乙喜欢品质感永恒的杂志,“我希望《天南》的每一期都不会过时,十年后拿出来读还是很牛逼。在我心中《读书》是拥有永恒品质的期刊,每次搬家都舍不得扔掉,如果一本杂志搬家时被扔掉的话,我就觉得做得很不成功”。
下期我们会在《天南》上看到科幻专题,国内三代科幻作家像马伯庸、刘慈欣、韩松、飞氘等人的作品基本都会入选,预计6月1日推出。
新文学杂志&杂志书MOOK接踵而至
自郭敬明、张悦然等青春文学作家开始主编文学期刊后,作家当主编的现象越来越普及。用路金波的话说:“好像谁不出杂志就没面子似的。”有的出版社也不甘寂寞,和作家合作推出定期出版的杂志型图书MOOK,我们一般称之为杂志书,如《大方》《读库》《独唱团》这种以书代刊的形式。
《天南》
主编:欧宁 定价:25元 现代传播集团
分“特别策划”和“自由组稿”两部分。“特别策划”以一个主题向国内外作家约稿,文章长度从8000字至3万字不等。每期的精华文章以刊中刊形式翻译成英译版。
《最小说》
主编:郭敬明 定价:15元 长江文艺出版社
每月上旬出版,奉送《最幻想》,以青春文学和玄幻小说为特色,读者为学生为主的青少年。
《文艺风》
主编:笛安、落落 定价:18元
作为《最小说》的下半月刊,《文艺风象》单月15日出版,《文艺风赏》双月15日出版。每期都有主题和固定栏目,风象侧重女性关注的生活文艺,风赏侧重文学性,比如风赏第一期请到阿来聊文学的想象,第二期专访麦家聊文学的偏执。和《最小说》一样,每期都有十多万的发行量。
《读库》
主编:张立宪 定价:30元 新星出版社
基本上每两月推出一期。对社会的热点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欧宁就非常认同《读库》的阅读趣味。
《大方》
主编:安妮宝贝 定价:25元 北方文艺出版社
按季度出版,走新文艺路线。安妮宝贝说它是暂时离开资讯的、应景的、热闹的、时效的话题,但第一期《村上春树三天两夜访谈》还是充分契合流行的步调。创刊号印量超100万,仅次于韩寒《独唱团》的150万。
《鲤》
主编:张悦然 定价:25元 上海文艺出版社
张悦然说它是主题书,既跨越了传统书籍的范畴,又超越了文学杂志的框范,青春性与女性化相杂糅。
老牌文学杂志日子依然好过
新兴文学杂志风起云涌,很多人以为老牌文学杂志就不行了。“不要小看《人民文学》《收获》,它们每期销量在10万册左右。《收获》现在每年得到上海市政府200万元的拨款,稿酬达到千字500元,它们在市场上依然很活泼,在写作者心中的威望依然很高。”《天南》主编欧宁如此评价。
每个省几乎都有文学杂志,就像浙江有《江南》《西湖》。现代传播负责杭州发行的郑奇明告诉我,《人民文学》《收获》《十月》《江南》《当代》这些主要的老牌文学期刊中,一般一个报刊亭一期能售出3-5本,最多达到8-10本,杭州有300多个报刊亭,所以老牌文学期刊还是有很固定的读者,不过它们的读者年龄偏大。为了吸引年轻读者,《人民文学》《收获》近些年还刊登过郭敬明的小说,一度引起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