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江声——33公岁老太太
(2011-02-03 00:07:10)
标签:
杭州南方人物周刊电视台报社老严杂谈 |
分类: 逝者/失者 |
死亡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010年12月31日凌晨去世的史铁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随着年岁渐长,一些相识的人隔三差五地去世,就想着写一下“逝者”。
《南方人物周刊》有一个“逝者”栏目(现在应该还有罢),专门刊登有时代意义的去世者的文章,并不是普通逝世者都有资格在这里出现的。我曾经投过一次稿,当然未被采用,或许是写得不好,或许是写的逝者没有代表性。“来稿是否征用,每个人心底对逝者的怀念是相同的。”《南方人物周刊》对“逝者”投稿的回复大意是如此。
确实,对于去世的人,只是真情流露地想写篇文章悼念他们。
管江声——33公岁老太太
周四一到单位,同事便告诉我:“管老师去世了!”我听了后,心里猛的一惊。那天是2009年9月17日。
听闻管老师得胰腺癌已经有一两个月了,几位老同事去看过她,说她瘦了50斤,但精神状态还不错。我虽然念叨了几回说也要去看望看望,但暗地里想不着急,还是趁合适的时候,没想到这一耽搁便失去了永远的机会。
管老师叫管江声,今年66岁。退休前是本地电视台节目播出部的主任。由于同属一家集团,退休后便到我们报社帮忙,负责电视节目导视版面的编辑,做起来自是熟门熟路。记得2000年我到单位的第一天适逢三八妇女节,妇女同志们同游杭州花圃,我错把管老师叫成刘老师,遭到她毫不客气的一声抢白:“我可不是刘老师……”我当时暗想,这老太太脾气还有点大的。
后来知道,管老师的脾气是出了名的直爽乐观。上班时,她总是人未到,声先到,老远就听到她的大嗓门和爽朗的笑声。同岁的老严形容她的脾气“咋咋呼呼”,论斗嘴,他绝对斗不过。管老师经常爱和他开玩笑,我们笑称两人是报社的两大“开心老活宝”。
记得有一次和管老师同赴电视台的年夜饭局,顺便和管老师深入地聊了聊,才知道她之前也是苦过来的。父亲是南下干部,文革时挨过整,管老师之前也在厂里工作过,老公是画油画的,很少呆在家里,一儿一女基本是她辛辛苦苦拉扯大。后来到了电视台,日子才渐渐好起来。那次年夜饭,电视台给每人发了张超市购物卡作为答谢,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彼此心照不宣地收着就是了,但管老师却戴着老花眼镜看了半天,心直口快地问:“这卡里有多少钱?”把大家都逗乐了。
在我们报社帮忙的时候,她也兼着电视台审片员的工作,要看大量电影电视剧。这份工作通常要经验丰富的老电视人担任,相当于报社把最后一道关的审读人员。管老师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把看到的一些影视剧限制级镜头讲给我们听,然后不客气地说:“这样的镜头竟然没人看出来!”
前几年报社改制,管老师等一批老人也自然离岗了。之后便很少看到她。有一次她专程到报社送她老公出版的油画册,也送了我一本。她依然和以前一样的打扮,一件开衫长袍,一头黑卷发,妆不浓不淡,收拾得干净利落,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老公作为书画院的前院长,在圈内小有名气。为了这本油画册,管老师忙前忙后好几个月。还有一次,她去韩国参加纪念父亲的一次活动,回来后带了很多照片给我们看,给我们讲自己小时候和父亲朋友的一些趣事。再有一次,她从外面自驾游回来,兴致勃勃地讲旅途见闻,“我开车带着老公到处转,从杭州一路开到北京……”本地报纸曾做过一篇“32公岁老太太的自驾生活”文章,报道了她退休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晚年丰富多彩的生活。那年管老师64岁,她戏谑自己是“32公岁老太太”,其实,她的状态一点也不老。
没想到最近关于她的消息却是胰腺癌,老同事一听这病,就知道她没救了,“以前的病入膏肓指的就是胰腺,通常没法治”。但所有知道消息的同事都不能相信,这么开心乐观的管老师也会得癌。
所幸的是,管老师走之前开心爽朗的脾气没变,“嘎嘎嘎,老远就听到她的笑声,还是大嗓门。”去看过她的老严说。从查出病情到去世,只有短短3个月,而在这3个月里,她还把家从城西搬到了城东。“唉,我想她得这病,还是和太要强太劳碌有关系”,老严慨叹道。
愿在天堂里,这位今年33公岁的老太太能像从前一样,把快乐和笑声带给天上的人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