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

(2007-04-13 01:31:17)
分类: 散文小说

 

1997年
在当时还在国货路上的新华电影院,看到杰克和罗丝在冰海里诀别那场戏,杰克告诉罗丝“你要好好活下去”时,她哭得稀里哗啦。


那年,悦25岁。报社的工作很安逸,但她的内心很焦躁,心里总是想着莫名的远方,想着北京的林。他们在杭州就认识,他来自北方,来杭州几年后总觉这处温山软水不适合做一番大事的自己,于是跑到了北京。此后他们就经常通信,一种朦胧的爱意也在一来二去的通信中滋长。
好几次,林邀请悦也去北京工作,有个朋友开的公司将和出版社合作出版图书,他建议她可以试试。但她一直犹豫: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要放弃现在的一切,走了,就回不来了,她可以做到吗?
周围有女友恋爱了,也在张罗着给她介绍:“我男朋友有个好朋友,在保险公司工作,收入很不错哦,给你介绍一下吧?”那天,她见了一个,戴着眼镜,温文尔雅。在女友、女友的男朋友陪伴下,四人一起去打那时风靡得不行的保龄球。打着打着,她就觉得很没劲。这种找个人们眼里所谓条件不错的好对象,从此按部就班结婚、生孩子、安安稳稳的生活,就是她接下来要过的一辈子吗?此刻,她想起正在北京为自己的抱负奋斗着的林,北京的激情和杭州的享乐,有着怎样的不同?!
有个晚上,她到亲戚家去吃晚饭,亲戚让她到隔壁去还一样东西。她敲了敲门,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轻手轻脚地出来。她在门口看了一下,家里只有女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安静地有点可怕。孩子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女人显得非常憔悴,说:“我陪孩子做作业呢。”一刹那,她觉得可怕极了:结婚后的生活如果也像女人这般寂寞辛苦,那是她绝对不要过的。
那年春天,西湖边的樱花开得很美,几个中学同学凑到了一起,其中有苏,在设计院做设计师,这是他们在中学分别后第一次见面,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几天后,苏给她打电话:“《泰坦尼克》,据说非常好看,晚上请你去看吧?”她同意了。在当时还在国货路上的新华电影院,看到杰克和罗丝在冰海里诀别那场戏,杰克告诉罗丝“你要好好活下去”时,她哭得稀里哗啦。
那时她住在报社集体宿舍里,苏送她回家。宁静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苏默默地看着她,说:“没想到你挺容易感伤的。”她挺不好意思。其实在中学里,她就知道苏有些喜欢她。虽然是隔壁班,但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会在走廊活动。她作为文体积极分子,经常是人群中的焦点,她注意到苏虽然很少和她搭腔,但总是默默注视着自己。
到了报社门口,苏说:“我会再约你。”当她往里走时,分明感觉到背后苏灼热的眼光一直目送着自己。仰头望了望前面报社那座高楼,她想,该是作出某种决定的时候了。
那一晚,她无眠,也很恐慌:如果苏以后经常来约自己怎么办?她仿佛看到自己过上了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结婚,生孩子,然后就像前几天看到的隔壁家女人一样……
第二天一早,她给林打电话:我去你们那边吧!林在电话里非常欣喜地问道:真的吗?你真的决定了?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林说自己马上告诉朋友让他们安排一下。在接下来的几天,她去办辞职手续,收拾东西,和朋友们告别。朋友们都说她傻:“你可以先请假去那边看看再说嘛?为什么不给自己留条退路呢?万一不好怎么办?”她说:“定下要过去就去了,留退路再回来,对谁来说都是没有面子的事啊。”
但那两天,她心里空落落的是,苏并没有打电话给她。于是她也没有通知他,她觉得有些可笑:是自己太多情了。从某个方面来说,她是为了逃开他而去北京的,因为他如果来找她的话,她明白自己难以抗拒。

 

2001年
“愿某地方不须将爱伤害,抹杀内心的色彩。愿某日子不须苦痛忍耐,将禁色尽染在梦魂内。”达明一派的《禁色》响起时,她默默地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定。


到北京没多久,她就和林结婚了,但没多久她就逃回了杭州。说是逃,确实是在那边呆不下去了无可奈何的选择。在北京那个茫茫人海的大都市里,她发现自己就是个可怜的边缘人,怎么也融不进这座庞大得失去了人情味的城市。5月的沙尘暴打得她的脸生疼,而她必须顶着黄沙风骑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才能从家来到单位。从温山软水的江南一下子来到风暴肆虐的北方,她被一下子击懵了。
最要命的是,她发觉和林在生活上格格不入。林的单身宿舍堆满了书,他的床上简直就是书架子,除了能腾出个地方睡觉。他的衣服可以几个月不洗。林是个工作狂,生活中的苦行僧……悦感觉自己被生活抛弃了,杭州成了她回不去的故乡,北京成了她融入不了的远方。
那天白天悦独自在家。于是她把煤气软管割断,把煤气瓶打开,静静地躺在地上,把煤气管塞进嘴巴里。记得川端康成是选择吞煤气管自杀的,这样的死法应该会很干净。当煤气吐着“咝咝”的声音进入到她的嘴巴时,那是一种甜蜜的味道,而脑子里清醒得就像躺在雪地里。她仿佛觉得这一刻,终于就像到达了魂牵梦绕的喜马拉雅,在一步一磕中,扑向神圣的雪山母亲的怀抱……
是林及时进门救醒了她,他为眼前的这一幕感到震惊。“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做?”为了让来到北京后备感抑郁的悦快乐起来,他想尽了各种办法,让朋友过来一起聚餐,带她到北京名胜游玩,但悦眼神中的忧伤始终无法排解。如今她竟然选择了这种方式。悦告诉他,那么让我回杭州吧,让我回去好好想想今后应该怎样生活。于是,林放走了她。
悦回到杭州,几乎谁也没有告诉。但苏还是辗转找到了她,在咖啡吧碰面时,苏盯着她,声音里有责怪:“上次你怎么不说一下就走了?你离开那段时间正好我在做一个项目,比较忙,想等做好后再约你。没想到后来打到你单位,别人说你已经离开了,我真是觉得你像空气一样突然蒸发了一样。”
此后,苏约过她几次。那次唱歌,苏说自己最爱的是达明一派那首《禁色》。又有一次,悦在他家里看《午夜凶铃》,悦被吓得惊声尖叫,苏看了她好几次,始终没有伸出他的肩膀。晚上回家,心有余悸的悦好想他说出那句:“我送你回去吧。”但苏只是叫了辆的士让她独自回家。
一个晚上,当悦独自骑车回家时,接到了林的电话:“我还是决定回到杭州,和你在一起。”这是他们分隔两地僵持了一两年之后。在细雨迷蒙里,远处飘来达明的歌声“愿某地方不须将爱伤害,抹杀内心的色彩。愿某日子不须苦痛忍耐,将禁色尽染在梦魂内……”悦并没有感到惊喜,只是感到飘在空中的自己终于将要停下来了。她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定。
其实回杭州后,她从来没和苏说起过自己结婚的事,他也从来没有问。但是他知道吗?还是不想知道?她其实有些好奇。晚上,她给他去了封邮件:“我的爱人回来了。感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
“我知道。因为你眼神里的忧伤,让我不知不觉想要陪伴你。但是,我知道你终究并不属于我……祝福你,悦。”
原来他早就知道。

 

2007年
纳兰词里有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在悦的记忆里,和苏短暂的相聚就如初见般真挚美好,但也成为生命里的诀别。

悦和林已经有了6岁的孩子,这是他们回杭州后拥有的孩子。
晚上,她辅导孩子学小提琴,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任凭软硬兼施也无法让她完整拉一首曲子。她心力交瘁,失去耐心地骂了孩子一通,孩子哭着睡觉去了。她无奈地坐在椅子上,突然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到隔壁家看到那个憔悴的女人,那不就是十年后的自己吗?她不仅心怀悲凉。
林坐在被窝里,一动不动地看书,这一切似乎和他无关。每天晚上几乎这样,他和她无言,他只对生活之外的大事感兴趣。十年前,当她想起林时,就想起他在信中时时流露的慷慨激昂,和他充满男子汉的大胸怀大气概,她就对周围那些沉迷于游乐的杭州男人不屑一顾,耻笑于他们的碌碌无为。可如今,当林对家庭生活漠不关心,只对国家大事有兴趣时,她几乎每天都在心里默默呐喊: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关心家庭的男人,能够为我分忧解难的男人。可是,这样的男人不正是自己十年前嗤之以鼻的安于生活的小男人吗?
苏的事在她心里似乎已是上辈子的事了。林回到杭州后,她再也没和苏见过面。但时不时地,她经常想起十年前那个看《泰坦尼克》的夜晚。此时的他在干什么呢?是不是也像她那样有了伴侣有了孩子,整天围着家庭生活和工作打转呢?
纳兰词里有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在悦的记忆里,和苏短暂的相聚就如初见般真挚美好,但也成为生命里的诀别。
十年,足够将少女变为少妇,将梦想换为现实。

(原载2007年3月30日《都市快报》“浓情小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