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科学实验do科学隐形字育儿 |
分类: 幼儿教育【知与行】 |
上次和葫芦参加植树造林读故事活动时,有个妈妈给我们一串树枝说是“隐形草”,哄得葫芦一直拿着隐身。看来我小时候对隐形的追崇也落在了葫芦身上。按照我之前的在家Do科学实验计划,我们三就进行了一次隐形字的小实验。
图一:材料准备-薯粉、碘酒、碗、盘、毛笔、宣纸
图二:薯粉加水适量,搅拌后微波炉加热成糊状即可
图三:用毛笔蘸薯粉糊糊在纸上写字作画
图四:晾干后,纸上的字迹基本上看不出来
图五:将宣纸浸入碘酒中
图七:妹妹奋力画了一个鸟巢
图八:普通的白纸效果不好。
其他的相关实验待Do:
1.用氯化钴制成的隐显墨水。
先配一小瓶0.1摩尔/升氯化钴溶液,然后用蘸水钢笔或毛笔在吸水性较好的白纸上写好“密信”。氯化钴的稀溶液是浅粉红色的,所以把氯化钴溶液写在纸上,等纸干了以后,几乎看不出纸上有什么颜色。
把这封“密信”给你的实验对象了,他肯定摸不着头脑--都写了啥啊?
除非:
把信纸拿出来,放在火炉上烘烤,或者把信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一下,信纸上的六水氯化钴即脱水变成蓝色的氯化钴,上面就显出蓝色的“密信”。
看完“密信”后,还可以“复原”
只要往信纸上喷一点水雾,信纸上的蓝字又会消失,仍然可以使信的内容保密起来。
2.
看不见的指纹是怎样被发现的?
指纹,就是手指正面末端隆起的汗腺连接成的纹理。每人、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不同,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因此,指纹可用来作为识别人的标记。
我们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做一个指纹显影的小实验:
1)用大拇指或食指在一张光洁的白纸上按一下,看上去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2)另取一个小玻璃管,放两粒米粒大小的碘,把玻璃管置于小火上慢慢加热,当碘受热渐渐变成蒸气升到玻璃管口时,将白纸上按过手印的地方对准玻璃管口的上方,让碘蒸气缓缓飘过留下指纹的纸面,一会儿功夫,白纸上就清晰地显示出你的指纹了。
原理:
为什么碘蒸气能显示出"看不见"的指纹呢?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手指上总有少量的油脂等分泌物,它们是由人的皮肤表面腺体分泌的。一般人一昼夜可以从皮肤中分泌出约15—40克油脂。有的人属于多脂型皮肤,分泌出的油脂每昼夜可达45克。当你用手指接触白纸时,这些油脂就粘到了纸上,只是由于量很少,所以看不出什么痕迹。
油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它们之间的亲和力很小。但是,碘与油脂却是“好朋友”,它们的分子结构有相似之处,因此碘能溶解在油脂中。因为碘的颜色很深,即使溶解了微量的碘的蒸气,也能使手指留在纸上的油脂分泌物染上明显的颜色,在白纸上显示棕色的指纹印迹。如果刚用肥皂洗过手,手指表面的分泌物还来不及形成一层油脂时,即使用十个手指按过的纸面,碘蒸气也不能显印出指纹。不过当你用手在脸上或头发上擦几下,让它沾上一些油脂,再做实验,那么在纸上就又能得到很清晰的指纹了。
广告三则:
1、石景山小学的故事志工服务已经转为小小读书人俱乐部和爱阅团承担,愿意给1-6年级的孩子上阅读课的故事妈妈、故事爸爸、童书编辑等各色喜爱儿童阅读推广的志愿者,请跟我联系。
2、爱阅团q-q群号为:69529583;愿意做儿童阅读志工的请加入:146995790
3、爱阅团微群欢迎加入:http://new.q.weibo.com/23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