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听故事到编讲故事--记一堂小学阅读课

(2011-05-09 23:25:46)
标签:

小学阅读

故事志工

美味书斋

启发小小读书人

葫芦爸

捉狗熊

育儿

分类: 看葫芦爸爸读绘本

李一慢同学这次又当老师了。5月9日下午,我们几个故事志工主动请缨到启发小小读书人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美味书斋的一个阅读学校---石景山北辛安小学做阅读课。

 

我们迟到了,校长把我们一个一个的送进教室,月亮妈妈在一年级,葫芦爸爸在二年级,科学莫莫姐姐在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是苹果妈妈,六年级是环保山姐姐。

 

孩子们很高兴我的到来,有的孩子就说,李老师,给我们讲红鼻子故事吧(这是4月底陈鸿铭老师来这个学校讲的精彩故事)。我把背包一仍,连事先准备好的绘本也没有拿出来--我想尝试一下,不要绘本的讲故事(路上还跟几个故事志工讨论,建议他们能不用PPT就不要用,她们都没同意,说我太极端。)

 

我来先说故事,然后你们说。他们经历过陈鸿铭老师的“洗礼”,知道我这样说意味着他们下半场要登场。我也干脆点出来:我讲一半时间,另一半你们讲。

从听故事到编讲故事--记一堂小学阅读课


同学们大声叫好。然后开始议论我要讲什么故事。我板书了“狗熊”,还有“捉”。然后和他们一起假设,去找狗熊要到什么地方,把大家想到的都写下来,当然,把书中提到的6个场景写成一列,把大家提到的“乱七八糟”、很有想象力的场景列另一排。

 

然后跟同学们探讨了一下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闹出怎样的声响。孩子们纷纷参与进来,一开始还大同小异,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就有不同的答案出现。最早的答案有6个人是一样的,我就让他们进行手心手背,决出胜利者,让这个词“属于”他。有的词是3个人都说是自己先说的,那就黑白配。再往后,重复的就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在认真地去想个性一些的答案。

 

这样,孩子们会更充分地去想一想了。

 

故事开始了。

 

我们要去捉狗熊

捉一头大大的狗熊

天气这么好

没什么可怕的

(停顿)

哎呦(示意黑板上)(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孩子看到第一个是野草,慢慢就统一了)

野草(请出之前描绘走过野草的形状很有意思的一个同学来形容。切忌,未必一定和书中的“高大摇晃”一样。)

上面飞不过

下面钻不透

 

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

(此句前面有个“天啊”,被我给省略了)(有不少同学说成“正好硬着头皮往前冲”,也可以啊,我没有去纠正)

 

请出之前描绘走过野草发出的声音有意思的一个同学来说出拟声词。同样,未必要和书中的“窸窸窣窣”一样。

然后就是第二次--- 

我们要去捉狗熊

要捉一只大大的狗熊

天气。。。。(从这里开始,已经有同学能跟上了)

 

到第三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跟着我手舞足蹈的了

 

到了山洞,孩子们已经知道洞里有狗熊了。

开始预测,怎么办?

 

大家叽叽喳喳。

我选一个文静的女孩来回答。她说逃跑。然后不自信地低头。我立马找一个和她同样意见的小男生(耳听八方即可)来发表意见,他当然说“抓紧逃跑,越快越好”

 

我来刺激学生,“啊,他们一家千辛万苦地来捉狗熊,见到狗熊就逃么?”更多的孩子更坚定了,开始考虑怎么捉狗熊了。

 

意见一致的多,我就只问了一个活泼的孩子。然后,对着前面两个说“你俩跟我抓紧逃命要紧,让他们去抓吧。”这两个娃以后就更积极参与了。

 

场景重放的镜头被我快速带过,直到钻到被窝里,“我们再也不捉狗熊了。”

 

故事到这里,问题来了。大家意犹未尽,我就趁热打铁,把之前问的不同的场景,请他们的所有人上来,用“我们要去捉狗熊。。。。。正好硬着头皮向前走”来编讲故事。

 

那就热闹了。一个一个地上来讲了一通,无一例外,基本上都会说出那几句风趣的短句。

 

然后,我就加码了,把狗熊换成另外一个动物,然后不同的场景。依然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来宣讲自己的“小故事。”

 

甚至那个被我暗地激励的男学生上来要为一个“捉大猩猩”的同学来扮演大猩猩。

从听故事到编讲故事--记一堂小学阅读课

这是一个“我们要去捉大猩猩”的故事;旁边的是可爱的“大猩猩”挥舞这双拳。(上孩子的图有点儿忐忑)

 

更多的同学要来发表,我趁机布置成阅读作业。请他们回去自己写好。

 

这样一堂课就上到这里了。据其他故事志工说,整个校园就听到我们班的同学们在大呼小叫。


非常感谢北辛安小学的苏校长对我们的支持和谅解,还有美味书斋的梁立老师。

我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不能称之为教案的“教案”,如有需要者留言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